这首元代山主的《临江仙》描绘了一种深刻的内心体验和修行追求。开篇“见了教人情惨切”表达了见到某种情境或人物时,触发了强烈的悲悯之情,可能是指对世间苦难的深刻感触。接着,“回头别觅真修”暗示了诗人决定放下情感,转而寻求真正的内在修炼。
“逢师悲愿话根由”描绘出诗人遇见导师,向其倾诉自己的悲愿和修行的初衷,寻求指引。“远离苦海,亲得涅槃舟”表达了诗人渴望摆脱世俗痛苦,寻求涅槃解脱的心境,将自己比作一艘驶向涅槃彼岸的小舟。
“跳出火宅三界外”进一步强调了脱离轮回的决心,将人间比喻为火宅,三界则代表世俗生活的束缚。接下来,“四衢露地白牛”运用象征手法,白牛可能象征纯洁无染,诗人希望在开阔的道路上保持清明,不受外界干扰。
最后两句“随身不在外边求,无牵无缆,步步达清幽”揭示了修行的真谛——内心的平静与自由,不必向外寻求,只需内在的觉悟和坚定,就能一步步走向心灵的清净与幽深。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修行者的视角,展现了从悲悯到决心,再到实践的内心转变,寓含着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深深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