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銮

回銮喜见旧慈容,烂额焦头俱策庸。

辨色仍临垂拱殿,伤心怕听景阳钟。

已闻大夏通新使,莫向临春问旧踪。

今日东朝亲召对,隔帘涕泣说神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陈遹声所作的《回銮》,表达了诗人回京途中重逢旧日皇恩的喜悦与感慨。首句“回銮喜见旧慈容”描绘了诗人回宫时见到慈祥面容的欣喜之情,可能是指皇帝或皇太后。接下来的“烂额焦头俱策庸”则暗示了国家经历了一番艰难困苦,诗人以自己的憔悴形象来比喻朝廷的疲惫。

“辨色仍临垂拱殿”写出了诗人清晨入宫,面对垂拱殿的庄重场景,但“伤心怕听景阳钟”又透露出他对过去的哀伤和对亡国之痛的敏感,景阳钟可能象征着亡国的警钟。

“已闻大夏通新使”表明外交有所恢复,而“莫向临春问旧踪”则表达了对往昔荣光不再的深深怀念,临春阁曾是宫廷的繁华之地,现在只能引起对旧日辉煌的追忆。

最后两句“今日东朝亲召对,隔帘涕泣说神宗”揭示了诗人被皇帝亲自召见,隔着帘幕流下泪,向皇帝诉说对先帝神宗的思念,以及对当前时局的感慨。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皇恩的感激,又有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16)

陈遹声(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中秋夜颐和园直庐(其一)

旷籁寂思虑,直庐饶清秘。

玉漏响沈沈,声递宫花外。

谁家宴西园,夜半发歌吹。

怅触羁旅情,竟夕不成寐。

秋月照关山,千里共明媚。

遥忆故园人,娟娟坐相待。

形式: 古风

中秋夜颐和园直庐(其二)

枯莲摇碧漪,冷露瑟金井。

秋寒鹊高飞,风紧鹤知警。

水自玉泉来,到地声始静。

清波摇帘隙,万籁澄秋景。

宣室未可议,闭门杜造请。

天阶凉如水,夷旷绝人境。

开窗延晓色,残柳梳月影。

形式: 古风 押[梗]韵

江村

夕阳红沁蓼花根,枫树无声白鸟翻。

鸟柏人家黄叶寺,青帘酒市绿橙村。

蒙庄齐物鱼知,渔父忘机鸥到门。

鸡犬声中人语乐,何须世外问桃源。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雨宿偏岩子

舟人知风雨,泊舟偏岩子。

日脚漏微红,电光闪黯紫。

茅屋两三家,大风撼不已。

山川杳霭中,云树模糊里。

行人擎破伞,唤渡候江汜。

渔父棹船来,披蓑卖鳊鲤。

米颠坐泼墨,一幅好山水。

形式: 古风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