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其二十三)

入得冶父门,不避冶父剑。

剑下蓦翻身,为君通一线。

吃底劈胸拳,透底生铁面。

莫怪粗粝藜,方便没方便。

形式: 偈颂

翻译

进入冶父门,不惧冶父剑锋利。
剑光中突然翻转身体,只为为你打开一条路。
承受劈胸重拳,如同铁面无畏。
别怪我粗茶淡饭,其实我并无他求,只求方便你。

注释

冶父:古代铸剑之地或铸剑师的名字,这里代指剑术高强的人。
剑:武器,此处象征困难或挑战。
蓦翻身:突然转身,形容动作敏捷。
一线:比喻通向希望或出路。
劈胸拳:直接击打胸部的拳法,形容攻击力度大。
生铁面:形容脸孔坚毅,无所畏惧。
粗粝藜:粗糙的食物,象征生活简朴。
方便:此处双关,既指实际的便利,也指帮助他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崇岳所作的偈颂,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修行者的决心和坚韧。首句“入得冶父门,不避冶父剑”象征着进入修行的高深境界,即使面临严峻考验,也无所畏惧。接下来的“剑下蓦翻身,为君通一线”描绘了在困境中迅速转变,寻找解脱之道的形象。

“吃底劈胸拳,透底生铁面”运用生动的比喻,表示修行者承受住重重困难,坚韧不拔,如同生铁般的面孔无惧打击。最后两句“莫怪粗粝藜,方便没方便”暗示修行之路虽然艰苦,但并无轻松便捷的方法,唯有实实在在的磨砺才能达到真正的解脱。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含了深刻的禅意,强调了修行者面对困难时的决断与毅力,以及对修行真谛的理解。

收录诗词(250)

释崇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一三二~一二○二),俗姓吴。二十三岁受戒於大明寺。首谒灵石妙禅师,继见大慧杲禅师於径山。孝宗隆兴二年(一一六四),得度於临安西湖白莲精舍,此后遍历江浙诸老宿之门。后入闽见乾元木庵永禅师,逾年,见密庵於衢之西山,从之移蒋山、华藏、径山。密庵迁灵隐,命为首座。不久出世於平江府阳山澄照寺。后徙江阴军君山报恩之光孝寺、无为军冶父山实际寺、饶州荐福寺、明州香山智度寺、平江府虎丘山云岩寺。宁宗庆元三年(一一九七),诏住临安府景德灵隐寺,居六年,道盛行,得法者众。嘉泰二年卒,年七十一

  • 号:松源
  • 籍贯:处州龙泉(今属浙江)

相关古诗词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其二十二)

十五已前取不得,十五已后舍不得。

正当十五日,筑著磕著七花八裂,明眼衲僧只得一橛。

形式: 偈颂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其二十一)

江月照,松风吹,永夜清霄何所为。

无孔笛吹云外曲,相逢知我者还稀。

形式: 偈颂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其二十)

今朝五月端午节,衲僧门下无一说。

千妖百怪自潜踪,万里长天一条铁。

形式: 偈颂 押[屑]韵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其十九)

今朝结制,丛林体例。长期短期,似兀如痴。

离四句,绝百非,大家相聚吃茎齑。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