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中感遇效同谷七歌(其六)

有朋有朋多穷交,平生风谊如同胞。

扬云拓落众所弃,数子不敢轻相嘲。

此日飘零勿复道,与君矢志甘衡茅。

呜呼六歌兮歌且缓,伐木声残肠欲断。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徐熥所作的《途中感遇效同谷七歌(其六)》。诗中描绘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刻感悟和对世态炎凉的感慨。

首句“有朋有朋多穷交”,点明了诗人的朋友多为在逆境中相知相守的挚友。接着,“平生风谊如同胞”表达了这些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如同亲兄弟一般。然而,接下来的“扬云拓落众所弃”则揭示了社会上对这些朋友的冷漠态度,他们被众人所抛弃,处境艰难。

“数子不敢轻相嘲”一句,诗人强调了自己和朋友们之间相互尊重、不轻易嘲笑对方的精神。这种精神在当今社会显得尤为珍贵。随后,“此日飘零勿复道,与君矢志甘衡茅”表达了诗人与朋友们即使面对生活的艰辛,也愿意共同坚守信念,甘于平凡的生活。

最后,“呜呼六歌兮歌且缓,伐木声残肠欲断”以强烈的感情收尾,诗人通过歌唱来表达内心的悲痛和对友情的珍视。伐木声的残余回响,仿佛是诗人内心深处的哀愁,难以言表。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友情的赞美和对社会现实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1649)

徐熥(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途中感遇效同谷七歌(其七)

扰攘烽烟何太急,四海纷纷飞羽檄。

但见纵横戎马多,何处哀鸣鸿雁集。

书生徒抱杞人忧,中宵起舞空悲泣。

呜呼七歌兮歌已终,黄昏旷野凄寒风。

形式: 古风

彭城行

彭城半绕黄河水,楚宫岁久生荆杞。

杀气清秋暗战场,愁云白日低残垒。

楚汉当年几战争,喑哑叱咤悲风生。

楚兵一夕尽归汉,帐前健儿皆楚声。

乌骓不逝虞姬死,垓下歌声成变徵。

百二关河属汉家,八千子弟徒为尔。

霸图百战总成灰,吊古还劳过客哀。

千载沐猴成一笑,年深戏马留空台。

黄河日夜东流去,荒城寥落悲狐兔。

世事兴亡一瞬间,英雄枯骨馀丘墓。

休将楚汉论雌雄,此地曾闻唱大风。

试向咸阳城上望,离离衰草满新丰。

形式: 古风

黄节妇复明歌

黄氏母,夫亡守志多辛楚。

血泪洒黄泉,泪枯双目瞽。

母目瞽,儿心苦,朝夕吮眸眸未愈。

母子精诚良可哀,一朝忽尔双眸开。

母目开,父目瞑,老泪依然滴孤枕。

形式: 古风

分得九疑山送屠田叔守辰州

楚都山水称奇险,突出高峰青九点。

天外巫黔路渺漫,峰阴溪涧流深浅。

峰峰相间色参差,无数青螺镜里窥。

变幻烟霞看莫辨,满天云雨望堪疑。

重华当日巡南服,驻跸苍梧穷地轴。

一夕龙髯上鼎湖,数声鸾吹传空谷。

鸾吹龙髯去不还,湘江帝子惨朱颜。

愁眉久锁锋前黛,血泪长留竹上斑。

山色含颦望巡狩,时时似听箫韶奏。

飞瀑寒流到处奇,丹崖朱洞天然秀。

潇湘烟月洞庭云,远岫联绵一带分。

鹧鸪夜叫黄陵庙,狐兔秋悲虞帝坟。

古迹荒凉不堪语,果有啼烟兼啸雨。

使君剖竹向荆门,正近潇湘洞庭浦。

有时行部拥双旌,定吊娥皇与女英。

风前好荐琼芳把,月下如闻环佩声。

九疑峰影何重叠,峰下褰帷劳应接。

怀古宁辞驻一麾,搜奇不惜停双屐。

摇摇桂棹楚江濆,袅袅秋风木叶闻。

遗我不须搴杜若,骚成只待寄湘君。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