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公聘宪使提五州兵征海寇有作次韵(其一)

吴城遥望雪初残,又领奇兵过瘴滩。

龙节夜驰霜月暗,鸾旗阴曳海风寒。

关山应叹辞家远,恩遇方知报主难。

预喜铙歌归有日,封章须献五云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明代黎民表的诗《陈公聘宪使提五州兵征海寇有作次韵(其一)》描绘了一位将领在冬日雪残之际,率领奇兵渡过险恶的瘴气弥漫的海域,执行征讨海寇的使命。夜晚行军,月色朦胧,龙节(象征皇帝的符节)在霜月中显得威严,鸾旗(仪仗旗帜)在海风中摇曳,营造出冷峻而肃穆的氛围。

诗中表达了将领对远离家乡、征战边关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朝廷恩遇的感激之情,意识到报效君主的责任重大。他期待着胜利归来之日,奏凯之时,将功勋上书朝廷,直达天子所在的五云端,展现了忠诚和壮志。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战争场景,融入了深沉的家国情怀和个人的使命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收录诗词(1594)

黎民表(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陈公聘宪使提五州兵征海寇有作次韵(其二)

牙璋十月下江城,百万军储计不轻。

推毂屡颁明主诏,临歧先慰远人情。

梅花竞落来时路,草色初青战后坪。

闻道庙廊虚席待,肯论乡国念归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立春

倦游宁复走风尘,一卧丘园值早春。

沧海烽烟连百粤,关门云气引三秦。

江湖岁晚怜飘泊,松竹年来事隐沦。

幸有习池供逸兴,愿随南亩狎芳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嬉春曲陈公载索和用韵(其一)

东风紫陌走骅骝,何似咸阳纵冶游。

校猎忽经平乐馆,斗鸡还过富平侯。

霓裳写月初停拍,绮阁临春尽上钩。

愁极杜陵惟谩兴,新蒲细柳满河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嬉春曲陈公载索和用韵(其三)

奏技当年入汉京,缁尘曾逐丽人行。

金钿控月三千骑,宝帐临风十二筝。

西第将军留尽醉,东邻词客寄多情。

茂陵一卧长消渴,犹倚金盘望五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