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夏望前南郊柳林宴集分韵

南郊苍翠净芳尘,胜日陪追忆去春。

万柳拂空晴自雪,四山含黛远窥人。

云澄水镜冰方解,谷递莺簧语乍新。

我欲不归寻遁迹,芟茆何处结花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孟夏时节南郊的景色,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趣。首联“南郊苍翠净芳尘,胜日陪追忆去春”开篇即点明地点与时间,以“苍翠”、“净芳尘”描绘出南郊的清新与生机,而“胜日”则暗示了聚会的愉悦氛围,引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

颔联“万柳拂空晴自雪,四山含黛远窥人”进一步展开画面,通过“万柳”、“晴自雪”、“四山含黛”等意象,营造出一幅静谧而富有层次感的山水画卷。柳树在阳光下仿佛覆盖着一层白雪,既形象又生动;远处的山峦则像是被黛色的烟雾笼罩,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深邃。

颈联“云澄水镜冰方解,谷递莺簧语乍新”则将视线转向天空与山谷,通过“云澄”、“水镜”、“冰方解”、“谷递莺簧语”等元素,展现了季节更替带来的变化与生机。云层清澈如镜,冰面开始融化,山谷中黄莺的啼鸣声也显得格外清新悦耳,这些细节共同构建了一幅充满活力与希望的画面。

尾联“我欲不归寻遁迹,芟茆何处结花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眷恋与向往,以及想要隐居于此,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望。“不归”二字透露出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某种逃避倾向,而“寻遁迹”、“结花邻”则寄托了他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与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南郊景致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和谐,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艺术魅力的佳作。

收录诗词(352)

戴梓(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李秀才振先

大江如练海门霞,夹岸人烟锦绣家。

君为浮名来雪窖,我缘投畀老天涯。

黄埃路合秋山雨,白堕春深草阁花。

行处有书牛角挂,风雷何日起龙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题芦岸双蟹图

霜沈芦絮九秋天,寂寂平沙漠漠田。

浅水有波随岸曲,野花无主为谁妍。

墨痕带雨疑翻壁,笔势回空欲破烟。

老眼展看生色喜,羡君黄甲手中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宴集南郊遇雨

不暇占时候,乘閒就薜萝。

雨随鞭影急,风入树声多。

芳草梳奔湍,巾车泛棹歌。

名亭清兴在,开酒对烟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赠王大京兆国安

唐虞开盛世,稷契用名公。

学以经纶展,才缘著述雄。

文章成史册,道德探崆峒。

敬缅徽猷绩,难将竹帛攻。

拥旄箕子国,代语未央宫。

鸭绿波涛静,龙江惠恺充。

九重膺节钺,两浙受帡幪。

豪黠摧如朽,黔黎抚若躬。

一方惊夏日,万户被仁风。

海澨无潜鳄,郊坰有集鸿。

露回南国草,声播北宸枫。

半壁天皆煦,千城地共丰。

口碑镌自永,腹鼓乐无终。

执法公无外,培根秩莅东。

兆民知永赖,万国庆攸同。

莫谓留班久,端邀借寇功。

廿年须未白,一世袖仍空。

愧我微垣厕,钦君泰岱崇。

关河烟雨隔,企慕梦魂通。

忽荷黄麻下,欢依白署中。

三台瞻气宇,九鼎待调融。

始释当时切,因倾此日衷。

岭梅晴雪淡,湖柳晓烟笼。

每值千春节,争来万烛红。

藜鸠鬨野老,竹马闹儿童。

遥望云霄拜,深酬惠泽洪。

城闉春浩荡,灯火月玲珑。

携得麟为脯,歌来凤倚桐。

三尊歌一曲,同祝寿无穷。

还有吾人献,千山翠若葱。

形式: 排律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