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念奴娇·五十自寿》由明代诗人陈于泰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自我庆祝五十岁生日的情景与心境。
“榴花照我,笑疏狂双眼”,开篇以榴花的鲜艳映照诗人的眼前,仿佛在嘲笑他的疏狂,既生动又富有象征意味,展现出诗人对自我性格的反思与自省。
“时青时白”四字,形象地描绘了季节更迭、自然变换的景象,也暗喻人生经历的起伏变化,以及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种柳移松堪伴侣,世上软红都隔”,诗人通过种植柳树和松树,表达了对自然界的亲近与向往,同时也暗示了对尘世繁华的超脱,追求一种更为纯净、宁静的生活状态。
“二乐名园,三秋命阁,半亩溪干宅”,此处描绘了一个理想中的居所,充满了自然之美与生活之乐,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杜衡兰芷,有时散发行摘”,诗人偶尔漫步于自然之中,采摘杜衡与兰芷,既展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寓意着内心的自由与洒脱。
“暇则烂醉高歌,清风明月,倚户招为客”,诗人享受着清风明月下的自在生活,以酒歌为伴,邀请清风明月成为自己的客人,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洒脱与豁达。
“江左夷吾应好在,那用东山复出”,引用历史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古代贤者的向往,希望像谢安那样,在政治与自然之间找到平衡,不必再像东山再起那样辛苦。
“伯玉知非,买臣幸贵,两者谁相易”,通过引用孔子的学生伯玉和汉代的朱买臣的故事,进一步探讨了道德修养与功名利禄之间的关系,表达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
“近来陶写,老怀丝竹闲适”,结尾处,诗人回顾近期的生活,表达了对音乐与自然的陶醉,以及年老后的闲适心情,体现出一种淡泊名利、享受生活的心态。
整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我、自然、历史与人生的独特感悟,以及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