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高士传

天地闭不泰,贤人隐山泽。

如何尧舜代,箕颍有逸客。

消长存乎时,出处惟所适。

箕子之明夷,钓筑亦潜迹。

乘桴海上游,采芝商中匿。

有道盍来仪,经纶建皇极。

致君义轩庭,安民仁寿域。

岂必同蚯蚓,蟠屈泥中食。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读高士传》由北宋文学家张方平所作,通过对古代高士隐居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理想政治和高尚人格的向往与追求。

首句“天地闭不泰,贤人隐山泽”描绘了天地间闭塞、不和谐的景象,象征着社会的动荡与不公,而贤人在这样的环境下选择隐居山林,避世独处,寻求心灵的宁静与自由。接下来,“如何尧舜代,箕颍有逸客”则以历史上的盛世为背景,对比出在那个时代,也有许多高士如箕子、颍考叔等,选择远离尘嚣,隐居山林,追求精神的独立与自由。

“消长存乎时,出处惟所适”点明了高士们选择隐居或出仕的时机与个人意愿,强调了他们行动的自主性与对时机的把握。接着,“箕子之明夷,钓筑亦潜迹”引用了箕子在周朝初年因不满纣王的暴政而隐居的故事,进一步强调了高士们在面对不公时,选择退避一隅,保持内心的光明与独立。

“乘桴海上游,采芝商中匿”描绘了高士们在海上或深山中的生活情景,他们或乘木筏于海上遨游,或在深山中采摘灵芝,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体现了他们对自然的亲近与对物质的淡泊。

最后,“有道盍来仪,经纶建皇极。致君义轩庭,安民仁寿域”表达了诗人对于高士们拥有高尚道德与卓越才能的赞美,希望他们能够出仕,通过自己的智慧与德行,帮助君主建立公正的统治,实现国家的繁荣与人民的安宁。

“岂必同蚯蚓,蟠屈泥中食”以蚯蚓比喻那些甘愿在污浊环境中生存的人,强调了高士们不同于世俗,追求更高尚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描绘高士们的隐居生活,表达了对理想政治与高尚人格的向往,以及对个人自由与精神独立的追求。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高士们智慧与德行的高度评价,以及对于他们能够为社会带来积极影响的期待。

收录诗词(307)

张方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古意

灏灏元气淳,茫茫太古迹。

文巧不胜烦,发机自三画。

盟诅复诰誓,民心日浇弊。

荡然近太初,祖龙亦深意。

倾夺损生理,世人多夭死。

诚哉象系言,乾坤有时毁。

形式: 古风

咏松

受命托厚地,禀气独英妙。

有心出太虚,无情合至道。

君子正容色,烈士全节操。

自是万木王,何辱大夫号。

形式: 古风

谢人赠玉界尺

美玉琢温润,界尺裁方直。

非惟立规矩,亦以端简册。

玉性比君子,尺用同正人。

兼有盘盂戒,宜为几席珍。

形式: 古风

昆山初秋观稼回县署与同寮及示姑苏幕府

邑民三万家,四边湖海绕。

家家勤穑事,市井商游少。

荐岁逢水沴,饥劳何扰扰。

我来忝抚字,见此心如捣。

去秋仅有年,膏田尚停潦。

今幸风雨调,皆话天时好。

春喜鹊巢低,夏更蝉声早。

秧船拿参差,葑岸萦回缭。

艺插暮更急,车响转清晓。

纺筥犹挂壁,何暇张鱼鸟。

我时行近郊,小艇穿萍藻。渚长葭薍深,野沃?稏倒。

孺子远饷归,閒暇颜色饱。

预喜省敲笞,租赋可时了。

归来轩馆静,旷荡盈怀抱。

衙退人吏散,庭庑阒窈窈。

露筱映孤亭,风荷动幽沼。

置身木雁间,兹焉愿终老。

颠蹶走荣利,况余拙非巧。

鲈脍饭紫芒,鹅脂酒清醥。

怅然怀友生,虚斋为谁扫。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