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与师同月不同年,归墨归儒各自缘。
想得山中无寿酒,但携茶到菊花前。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姜夔为祝贺朴翁而作,以朴素的语言表达了对朴翁的敬意和祝福。首句“与师同月不同年”暗示了诗人与朴翁虽然年龄不同,但同在人生的秋季,有着相似的经历。次句“归墨归儒各自缘”则揭示了朴翁可能既通文墨又修儒道,各有其独特的生涯选择和缘分。
后两句“想得山中无寿酒,但携茶到菊花前”,想象朴翁隐居山中,虽无美酒助兴,却只愿带着清茶,独自欣赏盛开的菊花,流露出对朴翁淡泊宁静生活的赞美和对朴素生活的向往。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温馨而深沉的祝寿诗,体现了诗人对朴翁人格和生活的深深敬仰。
不详
汉族。南宋文学家、音乐家。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续书谱》《绛帖平》等书传世
荷叶披披一浦凉,青芦奕奕夜吟商。
平生最识江湖味,听得秋声忆故乡。
湖上风恬月澹时,卧看云影入玻瓈。
轻舟忽向窗边过,摇动青芦一两枝。
秋风低结乱山愁,千顷银波凝不流。
堤畔画船堤上马,绿杨风里两悠悠。
处处虚堂望眼宽,荷花荷叶过阑干。
游人去后无歌鼓,白水青山生晚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