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兴三首(其二)

秋日照荆榛,空山莽萧索。

人稀鸡犬闲,古道转城脚。

旗亭数家市,炊烟起篱落。

牛羊暮求群,归乌纷落泊。

菅麻已在沤,黍稷行可获。

岁丰农工勤,膏火通夜作。

嗟余何为者,愧与众同乐。

南亩亦易谋,咄嗟我力薄。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深秋景象的诗,通过对自然和农村生活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丰收与劳动价值的赞美,以及个人在面对繁荣时的自我反省与力量不足的感慨。

“秋日照荆榛,空山莽萧索。”开篇即营造出一个深秋静谧的氛围,阳光洒在荒凉的荆棘上,山间寂静而又略带萧瑟之感。

“人稀鸡犬闲,古道转城脚。”这里描绘了乡村的宁静与悠闲,人们不多,鸡狗相伴,古老的小路蜿蜒曲折至城下,展现出一种时间流逝的感觉。

接下来的“旗亭数家市,炊烟起篱落。”则是对乡间集市和生活气息的细致描写。旗亭可能指的是某种标志性建筑或聚会之地,数家市象征着小规模的商业活动,而炊烟升腾则预示着日常生活的温馨与忙碌。

“牛羊暮求群,归乌纷落泊。”这两句生动捕捉了傍晚时分动物们寻找同伴归群的情景,以及鸟儿返回巢穴的景象,增加了一种生命活动的丰富性。

“菅麻已在沤,黍稷行可获。”诗人通过对农作物生长状态的描述,表达了对农业劳动成果的肯定和期待。

“岁丰农工勤,膏火通夜作。”这两句赞美了勤劳的农民在丰收年份不懈努力、甚至彻夜工作的情形,以及他们使用脂油灯作为照明工具的情况,体现出农业生产的繁忙与辛劳。

“嗟余何为者,愧与众同乐。”诗人此时转向内心的自省,表达了对自己未能像他人一样勤勉工作、享受丰收之乐的惭愧和遗憾。

最后,“南亩亦易谋,咄嗟我力薄。”则是诗人对于自己的田地管理能力不足的感慨,以及面对农事时个人的力量有限感到无奈。

收录诗词(2256)

张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 字:文潜
  • 号:柯山
  •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 生卒年:1054—1114年

相关古诗词

秋兴三首(其一)

八月禾黍熟,登高望川原。

山河豁清霁,风日开明鲜。

晴光散草木,馀爽厉渊泉。

飘飘孤飞鹘,击搏无留拳。

幽独感摇落,端居惊岁年。

谁为知心者,赖有浊醪贤。

形式: 古风

秋池

平生落寞意,况此秋池侧。

寒水静无波,衰荷委馀碧。

萧萧动风鬓,照影感新白。

来往双浴凫,尔生真自得。

形式: 古风

秋园

山蹊久不到,落叶满秋园。

幽草自寒绿,晚花翘碧鲜。

鸡豚放斜日,鸥鹭下遥天。

闾里经过熟,居夷已一年。

形式: 五言律诗

秋园杂感

只今枯条罥衰蔓,异时密叶如翠葆。

执斤之子久睥睨,簸米待薪已除灶。

寄言青云富贵人,金朱能得几时好。

是非荣辱百不知,却输顽钝柯山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