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墟晓行

玉宇苍凉曙色分,楚歌四起杳相闻。

桑林短短平依路,茅屋低低半是云。

旧日琴书成远梦,倚空刀剑谩从军。

谋身莫笑儒生拙,投笔于今可立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鉴赏

这首《桑墟晓行》描绘了清晨行走在乡村小道上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以及对过往生活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期许。

首句“玉宇苍凉曙色分”,开篇即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宁静的氛围,曙光初现,天际泛白,仿佛整个世界都沉浸在黎明的温柔之中。这里的“玉宇”既指天空,也暗含高洁之意,与后文的“楚歌”形成对比,预示着即将展开的故事既有美好也有波折。

“楚歌四起杳相闻”一句,巧妙地运用了“楚歌”的典故,象征着远方传来的声音,可能是农夫的歌声,也可能是某种不为人知的呼唤,增添了一丝神秘与期待。这里的“四起”与“杳相闻”形成对比,既表现了声音的广泛传播,又暗示了其难以捕捉和理解的特性。

“桑林短短平依路,茅屋低低半是云”则将视线转向了乡村的日常景象。短短的桑树沿着道路延伸,与低矮的茅屋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活气息的画面。而“半是云”则形象地描绘了云雾缭绕的情景,既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也赋予了环境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

接下来,“旧日琴书成远梦,倚空刀剑谩从军”两句,诗人通过个人经历的回顾,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怀念与感慨。琴书代表了知识与文化,而刀剑则象征着战争与暴力。这两者之间的对比,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和平与文化的向往,以及对过往生活复杂情感的反思。

最后,“谋身莫笑儒生拙,投笔于今可立勋”则是诗人对自身及所有追求理想之人的鼓励与期许。他强调,即使被视为“拙”的儒生,只要勇于改变,投身于新的事业中,同样能够建立功勋,实现自我价值。这不仅是对个人的激励,也是对时代变革中勇于探索与创新精神的赞颂。

整体而言,《桑墟晓行》不仅是一幅生动的乡村晨景图,更是诗人对过往与未来、理想与现实深刻思考的体现,充满了哲理意味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309)

黎贞(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夜宿南津

夹岸丛芳涌翠痕,寒江烟火数家村。

云连野色生离思,风激湍声入梦魂。

时把香醪消永日,愁闻戍鼓报黄昏。

缘知老母遥相望,华发萧萧独倚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客中春暮

铁砚磨穿笔正投,管弦声里月如流。

白云桑梓家千里,乌帽轮蹄驿九州。

匣露青萍浮瑞彩,杯倾竹叶散羁愁。

苦吟只恐春归去,夜夜南园秉烛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登滕王阁

物换星移几百年,毁垣颓址尚依然。

地连南浦临江驿,门泊东吴贾客船。

岸芷汀兰青苒苒,落霞孤鹜影翩翩。

豪华去后人何在,满目青山夕照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寄冈州训导吴南枝

草草相逢又别离,论交犹未惬襟期。

常思杯酒论文日,未复连床对雨时。

紫水暮天烟树杳,白云瘴阁海帆迟。

天涯日晚逢来使,聊折梅花第一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