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末明初诗人郯韶的《登天平山》,以壮丽的山水描绘和深邃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与对人生境界的追求。
首联“西来山势森如戟,上与浮云石栈连”,开篇即以生动的比喻描绘出天平山的雄伟壮观。山势陡峭,如同锋利的长戟指向苍穹,与飘渺的白云相连,展现出山的高峻与神秘。
颔联“华盖九峰当绝壁,龙门一道落飞泉”,进一步描绘了山中奇景。九座山峰如同华盖般矗立在悬崖之上,而一道瀑布从高处倾泻而下,形成壮观的龙门景象,水声轰鸣,气势磅礴。
颈联“幽穿石洞潜通穴,下俯天池冷积渊”,则转向对山中隐秘之处的探索。石洞幽深,似乎与地下的秘密通道相连,俯瞰之下,是深不可测的天池,水波不兴,显得格外宁静与深邃。
尾联“更欲振衣千仞表,侧身东望洞庭烟”,表达了诗人对更高境界的向往与追求。他渴望超越眼前的山峰,站在更高的位置上,以更广阔的视角审视世界,同时,侧身向东,遥望洞庭湖的烟波浩渺,寄托了对远方与未来的憧憬。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展现了天平山的壮丽景色,也蕴含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人生境界的不懈追求,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