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天平山

西来山势森如戟,上与浮云石栈连。

华盖九峰当绝壁,龙门一道落飞泉。

幽穿石洞潜通穴,下俯天池冷积渊。

更欲振衣千仞表,侧身东望洞庭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郯韶的《登天平山》,以壮丽的山水描绘和深邃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与对人生境界的追求。

首联“西来山势森如戟,上与浮云石栈连”,开篇即以生动的比喻描绘出天平山的雄伟壮观。山势陡峭,如同锋利的长戟指向苍穹,与飘渺的白云相连,展现出山的高峻与神秘。

颔联“华盖九峰当绝壁,龙门一道落飞泉”,进一步描绘了山中奇景。九座山峰如同华盖般矗立在悬崖之上,而一道瀑布从高处倾泻而下,形成壮观的龙门景象,水声轰鸣,气势磅礴。

颈联“幽穿石洞潜通穴,下俯天池冷积渊”,则转向对山中隐秘之处的探索。石洞幽深,似乎与地下的秘密通道相连,俯瞰之下,是深不可测的天池,水波不兴,显得格外宁静与深邃。

尾联“更欲振衣千仞表,侧身东望洞庭烟”,表达了诗人对更高境界的向往与追求。他渴望超越眼前的山峰,站在更高的位置上,以更广阔的视角审视世界,同时,侧身向东,遥望洞庭湖的烟波浩渺,寄托了对远方与未来的憧憬。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展现了天平山的壮丽景色,也蕴含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人生境界的不懈追求,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166)

郯韶(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苕溪渔者。慷慨有气节。顺帝至正中尝辟试漕府掾,不事奔竞,澹然以诗酒自乐。工诗

  • 字:九成
  • 号:云台散史
  • 籍贯:湖州吴兴

相关古诗词

谷口

谷口大星稀,苍茫夜景微。

草惊知鹿过,潭响觉龙归。

楚舞谁相狎,商歌自揽衣。

鹿门应有待,莫遣壮心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送赵季文之湖州知事二首(其一)

□闻大郡元僚佐,江左文繁费剩裁。

殷浩固称多士选,郗超元是济时才。

题诗金井穿云洞,下马洼尊坐石台。

兼有故人资□画,春风日日好怀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送赵季文之湖州知事二首(其二)

□家云溪溪上头,苔荒数亩石田幽。

连天云树当书屋,归梦青山落钓舟。

大邑久传才子盛,□□好逐王孙游。

东林春酒白于蜜,未得相从对狎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吴浦

山势分吴楚,江流接混茫。

昔年隔南北,此地即边疆。

民近淮盐市,门通海客航。

行人敬风土,云是子游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