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树禽苦叫不如归,午睡醒时已落晖。
新暑渐回身尚客,此无黄葛可裁衣。
这首诗名为《乍热》,是宋代诗人董嗣杲所作。诗中以树上鸟儿的啼叫唤起对归家的感慨,"树禽苦叫不如归",形象地描绘了鸟儿在夏日午后热浪中焦急的叫声,似乎在诉说着对清凉家园的向往。接着,诗人描述自己午睡醒来,却发现夕阳西下,时光匆匆,"午睡醒时已落晖",流露出一种时光易逝的无奈。
"新暑渐回身尚客",诗人自比为在外漂泊的旅人,暑气虽稍减,但身份依旧未变,暗示着生活的不稳定和羁旅之愁。最后,他遗憾地感叹,此处没有黄葛这种植物可以用来裁制舒适的衣物,暗指环境条件的艰苦,也寓含了对家乡舒适生活的怀念。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和个人心境的结合,表达了诗人对夏日酷热的体验,以及对安定生活的渴望,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生活哲理。
不详
漪岚堂北县楼东,香火新标旧令功。
此地岂知钟鼓乐,月明如水藕池空。
絮花挼雪小桥寒,浑是苏堤柳下看。
愁去不知春袖湿,晚风吹雨入阑干。
江天饶雾未能开,閒拉孤筇睨九垓。
红日破阴晴色转,庐山如洗入堂来。
画堂清傍水南桥,烟气如炊掩紫霄。
十二阑干成独倚,橹声风隔大江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