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遇十八首(其十二)

秦王一四海,四海复不一。

英雄各方起,使者分途出。

坑儒虐黔首,奚止长城卒。

大势已分离,犹然用权术。

观其狂且愚,曷云保已物。

独有桃花源,桑麻自森郁。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名为《感遇十八首(其十二)》,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陈子升所作。诗中以秦始皇统一四海后,虽国家统一,但内部矛盾重重,英雄辈出,政局动荡为背景,通过对比秦始皇的极端手段与理想中的桃花源之境,表达了对权力滥用和理想社会的思考。

首句“秦王一四海,四海复不一”描绘了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的景象,看似统一,实则内部矛盾丛生。接着“英雄各方起,使者分途出”点明了英雄豪杰在乱世中纷纷崛起,政治局势复杂多变。而后“坑儒虐黔首,奚止长城卒”指责秦始皇的暴政,不仅对文人学士施以酷刑,对普通百姓也极尽苛虐,长城的劳役只是其中一例。接下来“大势已分离,犹然用权术”指出尽管国家表面统一,但人心已离,秦始皇仍依赖权术维持统治。最后“观其狂且愚,曷云保已物”表达了对秦始皇行为的讽刺,认为他的狂妄和愚蠢最终只会破坏他所珍视的事物。最后一句“独有桃花源,桑麻自森郁”则寄托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想象中的桃花源里,人们安居乐业,自然和谐。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反思,以及对理想社会的憧憬,展现了诗人对权力、人性和社会秩序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949)

陈子升(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感遇十八首(其十三)

崇冈生椅梧,阴谷繁荆棘。

民降道已微,登庸皆邪慝。

闻有猴而冠,亦见虎而翼。

正道自悠然,多营转促逼。

积丘畏蚁穴,朽厦繇蠹蚀。

邈矣夔龙俦,天运良不测。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感遇十八首(其十四)

赵璧羞燕石,宋人嘲卞和。

两两不相下,涂人如之何。

一真必一伪,较若千里多。

时无哲后鉴,溟涬且同科。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感遇十八首(其十五)

玄蝉抱木鸣,帝江审音声。

清响殊口给,至聪非耳成。

百足蚿不蹶,无形风常征。

况乃含万象,玄机不可名。

卷不盈一掬,舒之弥八纮。

斯唯达士信,庸夫鲜不惊。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感遇十八首(其十六)

西方金仙化,寂灭性长存。

维摩有家室,乃入不二门。

圣贤在忧济,于此未暇论。

嗟彼猥鄙儒,讥驳徒嚣喧。

操舟苦风浪,如何笑轮辕。

儒术不自尽,如何谤世尊。

形式: 古风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