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繁川徐氏孝严亭

恋恋欲报恩,岁月犹过隙。

常恐寸草晖,终负阳和力。

万钟非所养,所重在以色。

庶几参与骞,不独慕今昔。

千寻用或短,乃未及咫尺。

哀哉过隙心,泪尽坟草碧。

坐见食亦睹,幽明固无隔。

蒸尝虽其时,要是未为得。

诗书圣人事,力久真自积。

卷舒岂他人,忠孝均我职。

尚容表龟趺,过者必此式。

长江会生尘,德辉何可及。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之仪所作的《题繁川徐氏孝严亭》。全诗以“孝”为主题,表达了对孝道的深刻理解和赞美。

首句“恋恋欲报恩,岁月犹过隙。”描绘了人们对于报答父母养育之恩的深情与急迫,感叹时光飞逝,岁月如梭,强调了孝行的紧迫性。接下来,“常恐寸草晖,终负阳和力。”进一步阐述了孝子内心的忧虑与恐惧,担心自己无法完全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害怕辜负了父母给予的温暖与关怀。

“万钟非所养,所重在以色。”指出物质财富并非真正的供养,更重要的是以孝心、孝行来表达对父母的尊敬与关爱。接着,“庶几参与骞,不独慕今昔。”表达了希望子孙后代也能继承并发扬孝道,不仅怀念过去,更要在当下实践孝行。

“千寻用或短,乃未及咫尺。”通过对比高远的目标与实际的困难,强调了孝行之路虽艰难,但只要努力,就能达到目标。“哀哉过隙心,泪尽坟草碧。”表达了对未能及时尽孝的遗憾与悲伤,即使泪水已干,坟前的青草依然碧绿,象征着对孝道的永恒怀念。

“坐见食亦睹,幽明固无隔。”说明无论生死,孝道的精神都是连结两界的桥梁,活着的人可以看到死去的亲人,感受到他们的存在。“蒸尝虽其时,要是未为得。”强调了祭祀虽然是一种形式,但真正的孝行在于日常的关怀与陪伴。

最后,“诗书圣人事,力久真自积。”表明圣人通过诗书教导后人孝道,而孝行需要长期积累与坚持。“卷舒岂他人,忠孝均我职。”指出孝行是每个人的责任,不分贵贱,每个人都应尽到自己的孝道。“尚容表龟趺,过者必此式。”希望后人能以孝道为榜样,铭记于心。“长江会生尘,德辉何可及。”表达了对孝行的崇高敬意,认为孝道如同长江之水,浩瀚无边,难以超越。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朴实,通过对孝道的赞美与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家庭伦理和社会道德的深刻理解与重视。

收录诗词(837)

李之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 字:端叔
  • 籍贯:沧州无棣(庆云县)
  • 生卒年:1038~1117

相关古诗词

次韵秦处度同登黄山

艰生缧绁馀,特尔脱魑魅。

殊方窟飘蓬,未免游戏事。

眼力到毛发,抉剔尽奇秘。

邂逅平生欢,笑语当歌吹。

曲环岂人谋,明灭殆天吏。

慰我云烟期,有腼鸿鹄志。

百年一瞬尔,幸此半日地。

聊摅广莫心,无作雍门泪。

形式: 古风 押[寘]韵

处度再和前诗见寄复次韵报之顷有所约今不逮悲怆无已题于褒禅方丈

爱山平生心,殆若鬼所魅。

兹游愧不早,危至失吾事。

佳辰秋正晴,有物不自秘。

晶荧丽初阳,浮动荐微吹。

幅巾方袍接,固可称傲吏。

跻攀敢惜力,卜筑岂无志。

稽首定明老,愿借一席地。

何在眼中人,不觉衣上泪。

形式: 古风 押[寘]韵

次韵陈君俞携酒见过

野人欣莫逆,君子戒多上。

幸尔违朝市,聊复图蕙帐。

薄田几负郭,山水分背向。

巾车俯秋成,舒啸会随杖。

吾友真可人,轻舟数相访。

投怀失枯槁,达意信摇荡。

时哉固难得,触境沈波浪。

谓我来岁寒,种种不少创。

杯盘挽气类,论辨极户量。

敢辞屡举白,自喜老弥壮。

回头易陈迹,倾倒乃惆怅。

乐事须勉旃,何适非酝酿。

形式: 古风 押[漾]韵

迎晖阁

霜风吹我衣,日短归路长。

放怀即可家,何适非吾乡。

稍闻东南隅,胜致寓一方。

超然世外人,鸡黍随低昂。

檐甍辟无际,户牖延初光。

孰云日月久,但知岁时康。

每逢会心处,万境不得藏。

何当驾修轮,飞云共回翔。

淋漓非所期,远目聊徜徉。

庶几蟹眼白,打出鹅儿黄。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