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阁雨浮云寒尚轻。商量雪意未全成。
莫嫌竹外萧然处,忽有幽香透鼻清。
诗兴逸,酒魂醒。主人留客更多情。
不辞满引成痴客,且把梅花醉一觥。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幽静而美好的春日景象。开篇“阁雨浮云寒尚轻”、“商量雪意未全成”,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早春时节天气的不稳定,细雨如纱,云雾缭绕,而冬去春来的积雪尚未完全融化。诗人似乎在对这微妙变化的情景进行着深层次的感受。
接着“莫嫌竹外萧然处”,诗人指点我们注意到竹林之中,那些看似寂寥的角落,其实隐藏着别样的风情。这不仅是自然美,也是一种生活态度的写照。紧接着“忽有幽香透鼻清”,梅花的幽香在这寂静中突然跃然纸上,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清新。
诗兴逸,酒魂醒,是诗人内心活动的展现。他被眼前的美景所触动,产生了创作的冲动,同时又似乎从醉酒中苏醒过来,这里的“酒魂”或许指的是一种灵感的唤醒。
最后,“主人留客更多情。不辞满引成痴客,且把梅花醉一觥”,诗人被主人的热情款待所打动,没有拒绝,而是完全沉浸在这份美好之中,让自己成为一个痴迷的客人。这里,“满引”意味着主人殷勤相待,而“成痴客”则表现了诗人对这种美好的无比向往和沉醉。而“且把梅花醉一觥”,则是诗人用一种极致的方式,去享受这份美好,将自己彻底融入到大自然中去。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美好的感悟和享受,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生活本身的一种深刻理解和热爱。
不详
约宋高宗绍兴初前后在世(即约公元一一三一年前后在世)字叔阳,(一作叔易)号丑斋,里居及生卒年均不祥。尝仕州县,多与同官唱和。其他事迹不可考。著有哄堂词(亦作烘堂词)一卷,《文献通考》为辞通俗,咏物细腻
秋月明眸两鬓浓。衫儿贴体绉轻红。
清声宛转歌金缕,纤手殷勤捧玉钟。
娇娅姹,语惺松。酒香沸沸透羞容。
刘郎莫恨相逢晚,且喜桃源路已通。
十二阑干俯碧溪,凭高一览万山低。
晴滩历历轻帆上,烟树重重幽鸟啼。
但觉兴随流水远,不知身与白云齐。
年来先寄东君信,多种梅花在屋西。
自从骢马到清溪,净洗江山绝点埃。
霜月高擎随地转,春风吹喜自天来。
皇华礼遣荣花县,宣命恩浓出柏台。
海内苍生望霖雨,庙堂正要栋梁材。
两山风雨故留寒,九陌香泥苦未乾。
开到海棠春烂漫,担头时得数枝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