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郎归.丰城道中始闻蝉声

小篷掀处绿烟忙。人家烟际藏。两行深柳半圈墙。

浓阴如故乡。风过处,一丝凉。蝉声飘客航。

可怜飘不到羲皇。教人思北窗。

形式: 词牌: 阮郎归

鉴赏

这首《阮郎归·丰城道中始闻蝉声》由清代诗人黄之隽所作,描绘了在丰城道途中初次听到蝉鸣的情景,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清凉之感的向往。

开篇“小篷掀处绿烟忙。人家烟际藏”,以动态的画面展现了一幅生动的旅途景象:小船轻轻摇曳,绿色的烟雾在水面缭绕,远处人家隐约可见,仿佛隐藏在烟雾之中。这一句通过“绿烟”和“烟际藏”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宁静的氛围,让人仿佛置身于江南水乡的画卷之中。

接着,“两行深柳半圈墙。浓阴如故乡”,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两排茂密的柳树围绕着半堵围墙,浓密的树荫如同诗人的故乡一般,既具体又抽象地表达了对家乡的深切怀念。柳树在古代诗词中常被赋予离别、思念的情感,这里也不例外,它不仅勾起了诗人对故乡的回忆,也暗示了旅途中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风过处,一丝凉。蝉声飘客航”,描绘了微风吹过时带来的丝丝凉意,以及随之而来的蝉鸣声。蝉声在旅途中飘荡,似乎在诉说着夏日的故事,为单调的旅程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这里的“一丝凉”不仅指自然界的温度变化,更象征着心灵上的慰藉与解脱,是对炎热夏日的一种温柔回应。

最后,“可怜飘不到羲皇。教人思北窗”,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在古代,“羲皇”常用来形容理想中的太平盛世或隐逸生活,这里借以表达诗人对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渴望。同时,“北窗”在中国文化中往往象征着静谧、安逸的生活环境,诗人借此抒发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生活中忙碌与喧嚣的厌倦。

综上所述,这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旅途中的所见所感与个人情感巧妙融合,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与宁静,更深层次地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清凉之感的向往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思的作品。

收录诗词(141)

黄之隽(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浣溪沙.舟中咏月

钩曲宜钩帐额纱。梳斜宜掠翠鬟鸦。

镜圆宜照玉腮花。

每夜换将奁具好,荒江投向客船差。

掩篷眠去懒看他。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兰陵王.湘船对雨

雨丝急。横剪湘烟数尺。

随风去,吹破浪花,曲引征帆上遥碧。

微凉沁过客,才醒炎舟倦色。

蘼芜岸,青暗翠昏,一点模糊钓翁笠。云头散浓滴。

渐响拍樯腰,痕漏篷隙。楚天环佩淩波湿。

看百碎沤泡,跳波溅橹,珍珠无数水面掷。

倩谁去收拾。萧瑟。望无极。正北渚愁深,南浦人寂。

飘来泪影湘妃泣。便日暮孤艇,断魂谁识。

天涯芳草,怅冒雨,玩未得。

形式: 词牌: 兰陵王

解语花.见江岸草花淡红可爱而赋

沿洲杜若,蔽石江蓠,荒庙幽馨惹。

细花开向无人处,几点自成风雅。嫣红淡赭。

是暮雨、罗裙吹化。题赠他、真本离骚,尽付湘灵写。

随意自开自谢。怅荪桡轻过,搴未盈把。

断崖何处,胭脂买、空想倚舷临画。凄凉在野。

谁伴汝、月宵烟夜。须异时、移缀渔庄,从楚江归也。

形式: 词牌: 解语花

卜算子慢.渔父

蓑轻类鸟,船锐似瓜,软雪半披双鬓。

采药搴兰,占断半汀渔隐。捧疏罾、伺候湘风紧。

看远浦、微波自涌,鱼乘夜涨而进。一笛清江引。

待点破沧烟,画情骚韵。笑指遥天,又泻翠痕绿沈。

把山光、泼得如油嫩。

正染著、酡容醉眼,伴凫惊眠稳。

形式: 词牌: 卜算子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