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愁乐(其二)

闻欢下扬州,相送楚山头。

探手抱腰看,江水断不流。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翻译

听闻郎君要东下扬州,小女子相送到楚山头。
两人伸手抱腰看,只见江水不再向东流。

注释

闻:听闻。
听说。
欢:喜欢之人,心爱之人。
下:顺水行船。
东下。
扬州:秦、汉时称“广陵”、“江都”等,东晋、南朝置“南兖州”,周时称“吴州”。
汉武帝时,在全国设十三刺史部,其中有扬州刺史部。
相送:互相送行。
楚山:山名。
即荆山。
泛指楚山大地。
探手:伸手。
探出双手。
抱腰:抱着细腰。
江水断不流:说江水已不再向东流,希望爱人不要走也。
断,绝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情送别的画面,情感真挚,语言简洁而富有感染力。通过“闻欢下扬州,相送楚山头”两句,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地点的转换来表现离别的情景,扬州与楚山头形成鲜明的空间对比,暗示了离别之远和情感之深。接着,“探手抱腰看,江水断不流”这两句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通过主人公的动作——探手抱腰,形象地展现了对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而“江水断不流”则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情感的深厚与持久,仿佛连自然界的江水也为之动容,无法继续流淌。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生动地刻画了离别时的深情与不舍,展现了古代文人对于情感细腻入微的捕捉与表达能力。

收录诗词(706)

无名氏(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乌夜啼(其三)

辞家远行去,侬欢独离居。

此日无啼音,裂帛作还书。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鱼]韵

乌夜啼(其四)

可怜乌臼鸟,强言知天曙。

无故三更啼,欢子冒暗去。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御]韵

乌夜啼(其五)

乌生如欲飞,飞飞各自去。

生离无安心,夜啼至天曙。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御]韵

乌夜啼(其六)

笼窗窗不开,荡户户不动。

欢下葳蕤龠,交侬那得往。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