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龙学丈

水色山光入画屏,浩然相对自由身。

芳菲莫恨无情去,天地常藏不尽春。

傥得江河化酒醴,何须瓦砾点金银。

花开花谢两休问,且向樽前一笑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山水景色映入画卷,宽广的心境面对自由的生活。
不要遗憾花朵的无情凋落,天地间总有无尽的春意。
如果能将江河化作美酒,又何必用金银装饰粗陋的器皿。
无需追问花开与花谢,只在酒杯前频频欢笑即可。

注释

水色:山水的色彩。
山光:山的景色。
入:进入。
画屏:画卷。
浩然:广大、正直的样子。
相对:面对面。
自由身:自由自在的生活。
芳菲:花草的芳香和繁茂。
莫恨:不必遗憾。
无情去:花朵的凋落。
天地:大自然。
不尽春:无尽的春天。
傥:如果。
得:能够。
江河:江与河。
化:转化。
酒醴:美酒。
瓦砾:碎石或粗糙的器物。
点:装饰。
金银:贵重金属。
花开花谢:花开和花落。
两休问:无需询问。
樽:酒杯。
一笑频:频繁地微笑。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邓肃的作品,名为《次韵龙学丈》。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内心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

"水色山光入画屏,浩然相对自由身。"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面,水中的倒影与山上的光辉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副美丽的画卷。而“浩然相对”则表达了诗人心胸宽广,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状态,是一种精神层面的自由。

"芳菲莫恨无情去,天地常藏不尽春。"

这里诗人提醒自己,不必为逝去的花香而感到遗憾,因为大自然总是有着无尽的生机,四季更替中总有一丝春意存在。

"傥得江河化酒醴,何须瓦砾点金银。"

这两句借用了道家的修炼观念,将江河之水比喻为可以酿造仙醪的材料,意味着诗人对自然界的物质财富持有超然态度,不再追求世俗中的金银。

"花开花谢两休问,且向樽前一笑频。"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于生命中生老病死的哲学思考,将花开花落视为自然规律,不必过多计较,反而在饮酒时常常露出笑容,享受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

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赏,对人生自由态度的追求,以及对物质欲望超然的生活哲学。

收录诗词(295)

邓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韵郭宰兼简丞尉三首(其三)

一点萤灯续晓窗,已千人十未甘降。

见闻仅得豹斑一,胜负犹争蛙角双。

山耸剑锋登九坂,浪翻银屋度三江。

归来自在春风里,时得萱堂献酒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江]韵

次韵郭宰兼简丞尉三首(其二)

只将诗律对晴窗,我本无为人自降。

曹子棒头施色五,崔侯厅下植松双。

千篇堪友骑鲸李,八咏当奴梦笔江。

文字兴馀行乐耳,肯容碧玉自盈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江]韵

次韵郭宰兼简丞尉三首(其一)

独领诗坛卧北窗,故应落笔士夫降。

笑谈自扫剡藤万,声价曾高魏阙双。

六合便当归化笔,一同聊复赏澄江。

初无肯綮烦游刃,夜饮何妨取万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江]韵

次韵凝翠阁看水

栏杆十二俯烟涛,冒雨从君一醉陶。

颇觉寒窗侵岛瘦,故将胜景助韩豪。

波声裂岸鱼歌远,水势横天钓艇高。

前日主人今国老,乘桴何处泛滔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