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王.游石门

耸而削。下视聱牙太恶。

缘延过,直学猿猱,岩突当胸几推落。此行应悔错。

一二从游悸愕。

手扪罅、半趾才容,问道何年废椎凿。俄然转幽壑。

有千尺惊涛,涧底喷薄。乔林闭日阴风作。

更森列奇石,狮蹲凤舞,苍龙偃卧旋奋跃。

或哮虎相搏。崩剥。蔓藤缚。怅旧日翻经,迹已湮却。

两崖高峙如楼阁,但齿齿棱棱,憾摇羁魄。

归来暗省,怕夜里,睡难著。

形式: 词牌: 兰陵王

鉴赏

这首《兰陵王·游石门》描绘了作者在游览石门时所见的壮丽景色和内心的感受。开篇“耸而削”三字,便以简洁有力的语言勾勒出石门山势的峻峭与险峻。接着,“下视聱牙太恶”,通过视觉和触觉的对比,强调了石门的险恶与难以攀登。

“缘延过,直学猿猱,岩突当胸几推落。”这一句运用了类比的手法,将攀登者比作灵活的猿猴,生动地展现了攀爬过程中的艰难与危险。接下来,“此行应悔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这次冒险行动的后悔,但这种后悔中也蕴含着对自然美景的深深赞叹。

“一二从游悸愕”描述了同行者的反应,既有恐惧也有惊叹,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震撼力。“手扪罅、半趾才容,问道何年废椎凿。”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石门的古老与人工痕迹,让人不禁思考其历史的悠久。

“俄然转幽壑。有千尺惊涛,涧底喷薄。”这一段描绘了石门内部的景象,千尺之深的幽谷中,激流翻腾,声势惊人,充满了动态美和力量感。

“乔林闭日阴风作。”写出了石门内茂密的树林遮蔽阳光,微风吹过,带来阵阵凉意,营造了一种神秘而幽静的氛围。“更森列奇石,狮蹲凤舞,苍龙偃卧旋奋跃。”这一句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赋予了石头以生命,形象地描绘了奇形怪状的石头,仿佛它们在风中舞动,展现出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

“或哮虎相搏。崩剥。蔓藤缚。”这里通过动物的咆哮和崩塌的岩石,以及缠绕的藤蔓,进一步强化了石门的原始野性和生命力。“怅旧日翻经,迹已湮却。”表达了对过去文明痕迹消失的遗憾,同时也暗示了自然与时间的永恒力量。

最后,“归来暗省,怕夜里,睡难著。”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在经历了这次探险后内心的复杂感受,既有对自然美景的留恋,也有对未知世界的敬畏,以及对生活平静的渴望。

整体而言,《兰陵王·游石门》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不仅展现了石门的壮丽景色,也深刻地反映了作者对自然、时间和人生哲理的思考,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艺术魅力的佳作。

收录诗词(21)

曹亮武(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摸鱼儿.感旧

怕东风,惹人肠断,瘦红肥绿时节。

小楼昔日凝妆处,纵有花枝谁折。眉儿撮。

空记取、垂杨院落朦胧月。

香残粉减,剩壁上莺笺,奁中凤翠,幽恨恁消歇。

十年事,梁燕至今能说。繁弦听罢凄绝。

明妃偏向燕支嫁,天把红颜埋没。

魂恍惚,似诉尽、当初花底轻离别。画图频揭。

怅弱影亭亭,竟随春去,杜宇为啼血。

形式: 词牌: 摸鱼儿

醉春风.醉后放歌

江楚奔涛恶,燕赵悲歌作。男儿何必以家为?

错、错、错。南北东西,染成霜鬓,半生飘泊。

渐觉乡园乐,况是妻孥弱。

壮心伏枥未全销,莫、莫、莫。

且共梅花,更邀明月,满斟深酌。

形式: 词牌: 醉春风

八声甘州.酿酒用东坡韵

酿琼浆渐熟似潮来,惊心岁将归。

算安排春瓮,玉缸轻擘,几剩余晖。

死便道旁埋我,此语未全非。

了却一年事,烂醉忘机。

记取最难抛汝,是猛风猎猎,朔雪霏霏。

人到中年后,乐事料应稀。

压糟丘、珍珠碎滴,愿床头、满贮莫相违。

何须虑,赏花天气,典尽春衣。

形式: 词牌: 八声甘州

六州歌头.庐山天池寺作,效张孝祥体

匡庐万丈,崒嵂倚青天。披积雪,踰深涧,跻崖巅。

趾摩肩。

上有天池寺,自敕建,耀金碧,异法物,历浩劫,尚岿然。

一二老僧出揖,禅房启,容我安眠。

但喧豗飞瀑,六月昼生寒。石壁巑岏。仰难攀。

下临绝壑,瞰云海,听天籁,异人间。

谁种榭,秦皇帝,海棠妍。

二千年莫讶,无人识,迟我至,与流传。

虎不到,绝惊燕,罕乌鸢。

只有夜来星斗,手堪摘,皓月同圆。

况峰名五老,天乐会群仙。欲往从焉。

形式: 词牌: 六州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