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立斋杜丞相

邪正不两立,国家当再兴。

有时须有命,称德不称能。

方喜千年遇,如何一旦薨。

世间无哭处,吾欲哭昭陵。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翻译

邪恶与正义不能共存,国家应当再次振兴。
有时候命运起决定作用,评价应依据品德而非能力。
正当欣喜千年难逢的机会,怎料突然去世。
世上没有为他哭泣的地方,我却想为昭陵哭泣。

注释

邪正:指邪恶和正义。
再兴:复兴、振兴。
命:命运。
称德:根据品德评价。
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
世间:世界、人间。
昭陵:此处可能指的是某位历史人物的陵墓,具体未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戴复古对中国历史上丞相杜某的悼念之作。首句"邪正不两立"表达了对杜丞相坚持正义立场的敬意,认为他与邪恶势力不能并存。接着,"国家当再兴"暗示杜丞相在国家复兴的关键时刻起到了重要作用。

"有时须有命,称德不称能",诗人强调了品德与能力之间的平衡,认为杜丞相的成就并非仅凭个人才能,更是因为他的高尚品德。"方喜千年遇"表达了对杜丞相这样难得的人才的赞赏,然而紧接着的"如何一旦薨"则传达出对突然去世的深深哀痛。

最后两句"世间无哭处,吾欲哭昭陵",昭陵可能是杜丞相的陵墓,诗人感叹世间没有足够的悲伤之地来寄托哀思,表达了自己对杜丞相的深切怀念和无尽悲痛,直接抒发了对故人的哀悼之情。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朴素,体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崇敬和对其离世的惋惜。

收录诗词(989)

戴复古(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号石屏、石屏樵隐,南宋著名江湖诗派诗人。曾从陆游学诗,作品受晚唐诗风影响,兼具江西诗派风格。部分作品抒发爱国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现实意义。晚年总结诗歌创作经验,以诗体写成《论诗十绝》。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归家隐居,卒年八十余。著有《石屏诗集》、《石屏词》、《石屏新语》

  • 字:式之
  • 籍贯:天台黄岩(今属浙江台州)
  • 生卒年:1167年-约1248年

相关古诗词

挽沙溪项公苔湖居士(其二)

一曲苔湖上,深居万竹间。

自寻三径乐,早得一身闲。

㶁㶁循除水,林林夹屋山。

伤心白云际,遗迹尚班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挽沙溪项公苔湖居士(其一)

读书不成事,何恨老山林。

处世有容德,与人无诤心。

友于兄弟乐,惠彼里闾深。

细把丰碑读,怀贤泪满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挽赵县丞

雅志思行古,幽居不爱官。

倾家为义举,竭力奉亲欢。

阅世开天镜,藏身作瓦棺。

闻知捐馆日,有梦跨金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挽赵县尉

十竹相依住,一官真漫为。

狂来裂轩冕,穷不顾妻儿。

疾世吟孤愤,伤时赋五噫。

高名应不朽,自作墓中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