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正月立春时与同州郡的人们一同庆祝的情景,以及在腊月春回时耀州城的热闹景象。一年之中,两次美好的春色,不仅带来了自然界的生机,也加深了人们之间的亲情和乡情。
诗中提到同州太守为寿母祝寿,春酒高堂倾大斗,展现了节日的欢乐气氛。作者的弟弟作为刺史,聚集了众多孩子,室内充满了欢声笑语和歌舞。孩子们围绕在长辈身边,衣冠整齐,显得既美丽又庄重。隔着帘子,淑人(可能指妻子)悄悄地观察着这一切,眼中满是慈爱。
满床笏(官员所用的笏板)传递着华州(可能指同州)的事务,见到作者开宴设席,大家齐声欢呼。天涯之人相聚一堂,皆须举杯畅饮,更何况是兄弟之间。作者听说守牧(地方官)皆有高尚的品格,中丞(可能指朝廷官员)赏识提拔他们,都是有名望的官吏。
作者自嘲自己独自一人万里游历,家在青山处已成荒丘。然而,他的妻子和幼子仍然平安无恙,前些日子收到雁书(可能指信件),心中不再有忧虑。面对如此美好的时光,作者感叹天地间不老的神仙之乐,仿佛五岳归来,自得长生,与友人共同享受梅花盛开的美景。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浓厚的家族情感、地方官民和谐共处的场景,以及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