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

大海相环宛一洲,浮沤乍起已千秋。

三壬笑向人间世,四癸时寻物外游。

我辈安能知许事,平生未若乐斯丘。

开窗翠竹时相对,更说诸馀总谬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广阔的大海环绕着仿佛一个岛屿,泡沫忽起已历经千年。
三壬笑着面对人世间,四癸时刻寻求超脱尘世的游历。
我们这些人怎能了解那么多,一生中不如在此处享受宁静。
打开窗户常与翠竹相伴,谈论其他一切似乎都显得虚妄。

注释

大海:广阔的水域。
宛:仿佛。
浮沤:水面上的泡沫。
乍:忽然。
千秋:千年。
三壬:古人纪年法中的三个壬日。
人间世:人世间。
四癸:四个癸日,同样为古人纪年法。
物外游:超脱世俗的游历。
知许事:了解那么多事情。
斯丘:此处,指代宁静之地。
开窗:打开窗户。
翠竹:青翠的竹子。
谬悠:虚妄,不真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乐于山林的生活状态。"大海相环宛一洲,浮沤乍起已千秋"两句表达了作者面对辽阔的大海和悠久的时光,有着深刻的感慨。"三壬笑向人间世,四癸时寻物外游"则表现出作者对于世俗红尘的超脱态度,以及他在特定时间寻求心灵寄托的行为。

"我辈安能知许事,平生未若乐斯丘"两句流露出作者对现实生活中难以实现自我的无奈感,同时也表达了对于山林生活的向往和满足。"开窗翠竹时相对,更说诸馀总谬悠"则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窗前有翠绿的竹子,作者与之相对而坐,似乎在用自然来驯服心灵,而那些世俗的纷争和喧哗都被视为不重要的谬言。

整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世界与自然山林之间的不同,表达了作者对于精神自由和宁静生活的追求。

收录诗词(408)

牟巘(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二二七~一三一一),一字献之,学者称陵阳先生,徙居湖州(今属浙江)。以父荫入仕,曾为浙柬提刑。理宗朝,累官大理少卿,以忤贾似道去官。恭宗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陷临安,即杜门不出,隐居凡三十六年,卒年八十五。有《陵阳集》二十四卷(其中诗六卷)。事见《宋元学案》卷八○,清光绪《井研县志》卷三一有传。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乾隆十二年周永年刻《陵阳先生集》(简称周本)、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底本诗集外之诗及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 字:献甫
  • 籍贯:井研(今属四川)

相关古诗词

次韵九日寄史推

弁有山兮水有湄,登临舍此复何之。

发疏帽脱狂嘲后,雁过江涵感慨时。

盛府主宾俱好事,满城风雨苦吟诗。

人生自可行乐耳,剑首功名但一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次韵李千秋中秋

节物诗情总索然,漫将梨栗当盘筵。

堪怜永夜空樽月,记取衰翁断酒年。

十日尚留花影在,两瓶便作竹根眠。

分明破戒缘佳句,免使儿童诮禁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次韵李侯喜雨

谁似当年召信臣,天教来此活疲民。

水乡怕旱相传古,甘澍随车总是春。

坐看丰登成乐岁,只将恺悌对明神。

已闻宣布形歌咏,宾主殷勤用意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次韵寄史彦明

等閒看尽弁衡毗,旁郡聊从捧檄驰。

候管乍披新定志,邮筒忽见故人诗。

君方清绝行明镜,我正摧颓据槁枝。

为喜綵衣还膝下,椒柈趁得颂花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