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桃花

谁家桃树倚西邻,摘下还存树底新。

日暮插头过市上,疏疏数朵颇宜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折桃花的日常场景,充满了生活气息与自然之美。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桃花在自然环境中的生长状态,以及人们对于自然之美的追求与欣赏。

首句“谁家桃树倚西邻”,以疑问的语气引出画面,仿佛是在不经意间发现了那棵桃树的存在,桃树静静地倚靠在西边的邻居旁,显得既平凡又独特。这句诗营造了一种不经意发现的惊喜感,同时也暗示了桃花的普遍性与寻常之美。

次句“摘下还存树底新”,描述了人们采摘桃花的过程。桃花被摘下后,树底下依然留有新的花朵,象征着生命的循环与自然的生生不息。这里不仅体现了人们对自然之美的直接体验,也蕴含了对生命延续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考。

第三句“日暮插头过市上”,将时间限定在傍晚时分,人们在忙碌一天后,带着摘下的桃花穿过集市。这一场景不仅展现了生活的节奏与繁忙,也暗示了桃花作为装饰品在日常生活中的角色,它成为了人们情感表达和审美追求的一部分。

最后一句“疏疏数朵颇宜人”,是对桃花的整体评价。虽然只是“疏疏数朵”,但它们却恰到好处地点缀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给人以愉悦的感受。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美好事物的赞赏,以及对生活中细微之美的深刻体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细节描绘,展现了桃花在日常生活中的自然美与人文美,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收录诗词(1576)

徐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等别号。中国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军事家。民间也普遍流传他的故事传说,关于他年轻时如何聪明,后来如何捉弄官宦等

  • 号:天池山人
  • 籍贯: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521—1593

相关古诗词

徐济之携新妇侍亲扬州

初绾同心结尚松,那堪波浪度江风。

华堂一入姑亲道,新妇扬州芍药红。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送丁子范

君去高邮是壮游,风吹树叶绿娇秋。

归来佩剑不须脱,寻我武夷山上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竹枝词(其一)袁宏道评曰:刘荪州无此奥

风前烛焰片时红。马首西时马尾东。

两只鸳鸯睡不醒,一只相思愁杀侬。

形式: 词牌: 竹枝

竹枝词(其二)袁宏道评曰:刘荪州无此奥

笼中鹞子不得出。笼外要入将奈何。

一边虫粘蜘蛛网,一边窗打扑灯蛾。

形式: 词牌: 竹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