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鹤(其七)

疏风吹下夜森沈,彷佛箫音起碧岑。

阆苑有书犹未附,网罗何处漫相侵。

天教松月同昏晓,地许沧江共古今。

更有仙踪不到处,一群清影自追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而神秘的自然景象,通过鹤的形象来寄托诗人的情感与思考。

首句“疏风吹下夜森沈”,以“疏风”和“夜森沈”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夜晚氛围,暗示着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次句“仿佛箫音起碧岑”,将自然界的风声比作箫音,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感,同时也赋予了自然以人文色彩,表现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

“阆苑有书犹未附,网罗何处漫相侵”两句,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将“书”比作知识或理想,暗示了追求与未能实现之间的矛盾;“网罗”则象征着束缚与限制,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与理想的渴望。这两句诗在对比中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向往。

“天教松月同昏晓,地许沧江共古今”则是对自然永恒与时间流转的感慨。松月与沧江,分别代表了坚韧不拔与广阔无垠,它们与时间一同经历了无数的晨昏与古今变迁,象征着自然界的恒久与人类文明的绵延。这两句诗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时间的深刻理解与敬畏。

最后,“更有仙踪不到处,一群清影自追寻”以仙踪未至与清影自寻,表达了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精神。清影自寻,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追求,也是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鹤的形象,以及对自然、时间、理想与自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以及对自然与时间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10)

陈士荣(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咏鹤(其八)

世事桑沧一局棋,飘然相顾亦堪悲。

翱翔才信乾坤阔,来去何嫌岁月迟。

鸥鹭有情同浩荡,凤鸾无意偶追随。

数声纵许人间听,流水行云两不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重九登楼(其一)

两度重阳忆壮游,况逢佳节更登楼。

临风有客开襟挹,入座何人借箸筹。

平远江山天淡荡,高寒云物影沈浮。

凭栏几遍难成句,崔灏题诗在上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重九登楼(其二)

宦情羁思两难堪,且喜追陪竟日谈。

物外箫疏容我览,望中区画几人谙。

雁归中泽声犹急,蝶绕东篱舞正酣。

敢谓独醒拚一醉,笙歌宴罢漏敲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澎湖杂咏(其一)

为避尘埃到海滨,海中依旧有黄尘。

风波满眼才登岸,又被惊沙乱打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