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张湄创作的《长歌送吴山辉还浙》,通过诗人的笔触,描绘了对友人吴山辉即将远行的不舍之情以及对海洋世界的感慨。
诗中开篇“十年游迹半海内”,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吴山辉共同经历了广泛的海上旅行,足迹遍布大海的各个角落。接着,“山高泽大目匪夷”一句,形象地描绘了海洋的辽阔与深邃,暗示了探索未知世界的艰难与壮丽。
“未知涨海以外更何物,梦飞不到身亲之”两句,表达了对海洋深处未知世界的向往与好奇,同时也流露出一种难以触及的遗憾。接下来,“君也岂浪游,吾宁为饥驱”两句,诗人以反问和自我决绝的态度,表达了对友人吴山辉远行的担忧与对自身生活的无奈。
“自开辟以来,环瀛绝岛居人稀”至“吾与君,奚以驾鲎帆。乘鹏风,历水程,十有一更而南为”几句,诗人以夸张的手法,描述了海洋的广阔与险峻,以及与友人一同航行的冒险精神。随后,“即今海涛长吼秋宵迟,枕上荐雷生客思”两句,描绘了夜晚海上波涛汹涌的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孤独与思念之情。
“虽然斯地不霜雪,奈何盈颠白发惨淡偏如丝”两句,诗人以自然界的景象比喻人生的沧桑与衰老,表达了对友人年华流逝的感慨。最后,“朝来手君录别句,羁愁离绪不可支”至“月静风恬时”几句,诗人通过劝慰友人,希望他能够珍惜旅途中的宁静时刻,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与祝福。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情的珍视,也有对自然的敬畏,更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世界和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