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江声万古似闻鼙,天际依然渡水犀。
涿鹿亦曾经再战,卢龙应复待三犁。
雕弓挽处驱玄武,锁甲擐来失白题。
兵气至今犹未洗,自惭无计慰云霓!
这首诗是明朝抗清名将张煌言的《再入长江》,诗人以长江比喻历史的洪流,表达了对民族抗争精神的追忆和对现实困境的感慨。首句“江声万古似闻鼙”描绘了长江永恒的涛声仿佛回荡着古代战争的鼓角,暗示历史的壮烈。次句“天际依然渡水犀”则形象地写出即使在遥远的天际,也可见到当年英勇抵抗的痕迹。
“涿鹿亦曾经再战”引用神话中的涿鹿之战,象征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卢龙应复待三犁”进一步强调了对恢复故土的决心,即使面临困难,也要坚持耕作,寓意重整河山的志向。
“雕弓挽处驱玄武”运用雕弓的形象,表达出抗敌的决心,而“锁甲擐来失白题”则借铠甲的磨损,暗示战争的艰辛和付出。“兵气至今犹未洗”直指战事的延续,表达了诗人对当前形势的忧虑。
最后,“自惭无计慰云霓”流露出诗人的无奈与自责,他深感无力改变现状,只能仰望天空,希望能有解救之策。整首诗情感深沉,展现了张煌言强烈的民族情怀和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关切。
不详
汉族,南明儒将、诗人,著名抗清英雄。崇祯时举人,官至南明兵部尚书。后被俘,遭杀害,就义前,赋《绝命诗》一首。谥号忠烈。其诗文多是在战斗生涯里写成,质朴悲壮,表现出作家忧国忧民的爱国热情,有《张苍水集》行世。与岳飞、于谦并称“西湖三杰”。清国史馆为其立传,《明史》有传。1776年(乾隆四十一年)追谥忠烈,入祀忠义祠,收入《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
黄埃胡骑猎桑乾,长狄笳声九塞寒。
金雁俄从别殿识,铜驼几向故宫看!
星槎飘泊留旄节,云树依栖拂羽翰。
不是孤臣甘浪迹,曾将独茧著渔竿。
贪狼夜指絮云高,鸊鷎痕腥淬宝刀。
鳌极人传曾补石,龙荒天限莫投醪!
翠华迢递干星汉,青翰浮沈捲雪涛。
泽国自来冠盖好,须眉谁不共仙舠!
海门潮咽越王城,霸业萧条风雨惊。
独少囊金堪结客,犹留袖铁足鏖兵。
驯来龙性峥嵘在,狎罢鸥心汗漫行。
若论两河毫杰客,登坛岂必让齐盟!
飞流江左半凋残,孤鹤横空转自叹。
瀚海不妨逃汉尉,神山未必误秦官。
雕戈北向惭推毂,铜柱东游忆据鞍。
留得完身真百折,河清人寿古来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