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翠云深处曳枯筇,插碧堂堂十八公。
全似华阳隐君子,挂冠归去听松风。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山隐逸的画面。诗人楼钥在"翠云深处"行走,手握一节枯筇(竹杖),穿过茂密的松林,来到了一座高大挺拔的松岭前,此处仿佛是十八位隐士的居所。诗人将此景比作华阳真人般的隐士,他们已经辞官归隐,享受着松林间的宁静与自由,倾听那清风过耳的松涛声。整首诗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仰之情,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超脱尘世的理想追求。
不详
山头分下一泓清,石甃团团瞰小亭。
身在赤城名绛阙,至今潭影照郎星。
霜著芳苞翠作围,数椽潇洒映斜晖。
木奴何必须千树,乞得閒身径且归。
芳树丛生庭砌间,高枝更许后来攀。
主人勿恋山中桂,招隐还应看小山。
几树桃花相映开,主人归路入天台。
凭谁寄语玄都观,前度刘郎不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