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顺之奏雅四首(其一)

谁回厄会作民禄,凭君上天厌人欲。

要将勋业称貂蝉,世间岂曰无衣六。

形式: 七言绝句

翻译

谁能回归人间,为百姓带来福祉,只愿你上天能消除人们的贪欲。
他想要建立显赫功绩,如同貂蝉般受人称赞,世间难道真的没有衣食无忧的日子?

注释

厄会:指灾难或困苦时期。
民禄:百姓的福利和幸福。
凭君:敬语,对对方的尊称。
厌人欲:消除人的贪欲或欲望。
勋业:显赫的功绩或成就。
貂蝉:古代美女,此处比喻有卓越才能的人。
衣六:衣食无忧,生活富足。

鉴赏

这是一首颇具深意的诗句,出自北宋时期的诗人邓肃。诗中的每个字都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

“谁回厄会作民禄”一句,表面上是在询问何人能够使民众获得幸福和福祉,但在更深层次上,这不仅是对统治者能力的一种质疑,更是一种对于权力与民生之间关系的反思。

“凭君上天厌人欲”则进一步揭示了统治者的角色与责任。这里,“凭君”指的是依赖于君主,而“上天厌人欲”则表达了一种观念:即天意可能会因为人类的贪婪而感到厌弃。这句话既反映出诗人对于权力滥用和道德沦丧的忧虑,也体现了对自然秩序与人间正义的一种向往。

“要将勋业称貂蝉”一句,借用了古代贵族穿着华丽服饰(貂蝉)来比喻官员们炫耀自己的功绩(勋业)。这表达了一种对于当时社会现实的批判,即一些人只关心外在的荣誉和地位,而忽视了内在的品德与贡献。

最后,“世间岂曰无衣六”则是在强调,尽管人们追求华丽的外表,但世上怎么可能会说没有人穿衣服呢?这句话不仅是对前述比喻的一种总结,也是对社会现象的一种讽刺,指出表面与内质之间的矛盾。

综观全诗,它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文学才华,更重要的是它通过隐喻和象征的手法,传达了一种对于人性、权力和道德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295)

邓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韵谢明远和

乞身天上为溪山,征鼓不容蓑笠闲。

酷暑扁舟同海角,暖风杯酒念长安。

高情我自归莲社,妙誉君应冠杏坛。

更约三山少从款,赪虬吐卵粲金盘。

形式: 七言律诗

次鼓腹谣元韵

我心不转本非石,世路爬沙任退尺。

杯酒高怀独未忘,只有三万六千日。

原宪虽贫亦非穷,石发溪毛放箸空。

已遣寸毫饱风月,安得高堂列鼎钟。

明朝莫怕山如削,夹路花香破酒恶。

世间得失竞鸡虫,一笑危岑天地廓。

形式: 古风

自嘲

踪迹平生半九区,醉倒时得蛾眉扶。

连年兵火四方沸,一饱鸡豚半月无。

住世今非孔北海,分司自到宾头卢。

卷帘月色招人醉,三百青铜径自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观子陵画像

陶朱防狡兔,渭滨兆非熊。

先生但钓月,君王友不从。

我昔访其迹,溪光磨青铜。

呼公公不应,天籁自号空。

何人知此景,携归梵王宫。

乃知夜半力,端在寸毫中。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