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社日置酒示客

欣欣春色上高台,一雨关河宿雾开。

洛浦宓妃鸿已去,汉家皇后燕初来。

山炉馥郁熏歌扇,锦瑟丁宁侑客杯。

秉烛寻芳君莫倦,欢游才散便徘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春天的美景映照在高高的平台上,一场雨后,山河间的迷雾散去。
洛水边的宓妃已经离去,而汉朝皇后的燕子刚刚到来。
山中的炉火香气缭绕,熏染着歌扇,锦瑟声声伴着酒杯共饮。
手持蜡烛寻找芬芳,朋友,请不要感到疲倦,欢乐游玩刚散就又舍不得离开。

注释

欣欣:生机勃勃的样子。
春色:春天的景色。
高台:高处的平台。
一雨:一场雨。
关河:山河。
宿雾:早晨的雾气。
洛浦:洛水之滨。
宓妃:古代传说中的洛水女神。
皇后:皇后。
山炉:山中炉火。
馥郁:香气浓郁。
熏歌扇:熏染着歌扇。
锦瑟:华丽的瑟琴。
丁宁:轻柔地。
侑客杯:陪伴饮酒。
秉烛:手持蜡烛。
寻芳:寻找美好的事物。
君:您。
莫倦:不要感到疲倦。
徘徊:犹豫不决,流连忘返。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生动的春日宴会场景,充满了对自然美景和人际交往的享受。

"欣欣春色上高台,一雨关河宿雾开"两句,通过“欣欣”的叠词传达出春天万物复苏的生机与喜悦,"一雨"洗净了尘埃,让山川河流更加清新。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视。

接下来的"洛浦宓妃鸿已去,汉家皇后燕初来",则是诗人借用历史典故,提及古代美女宓姬和汉皇后的故事。宓姬因其美貌被派往汉朝作为和亲的象征,这里通过这两位女性形象的对比,暗示了时间流转与历史更迭。

"山炉馥郁熏歌扇,锦瑟丁宁侑客杯"一句,展示了宴会上的雅致生活。"山炉"和"锦瑟"都是高雅享受的象征,而"丁宁"则传达了一种安静而专注的氛围。

最后,"秉烛寻芳君莫倦,欢游才散便徘徊"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景与宴会乐趣的不舍和留恋。"秉烛"即手持蜡烛,寻找花香之意;"君莫倦"则是在邀请同行者不要感到疲惧;而"徘徊"则是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不忍心就此离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历史文化元素的融入,营造出一种超越时间与空间的美好情境。

收录诗词(833)

宋庠(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春季开无畏灵塔祈雨至夏初霶洽

春晦西峰雁塔开,香云清梵彻昭回。

初疑咒钵降龙出,终似军持注水来。

百谷根茎流慧润,四郊氛祲卷旸灾。

守臣无状均灵贶,如验元非赞燮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春晚独游沂公园

几曲鸣溪抱啸台,阴阴野气压浮埃。

林间幽鸟自相语,水上落花何处来。

逃相故畦无废汲,封侯修竹是元栽。

三川病尹妨贤久,终卜邻扉养不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春晦

晓雨廉纤仅压尘,落花长草小平津。

十千酒美空留客,九十春归不恋人。

有恨刚肠随指绕,无情华发扑头新。

凭谁与射踆乌翼,免向西嵫送日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春晦小雨

节晦春芜歇,天高暮雨空。

轻雷遥应电,斜日倒成虹。

阴绿苔浮水,幽光蕙转风。

何须俗士驾,三径有蒿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