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日获诣芳园窃见新栽丛竹萧然可爱不能无诗辄献五章望垂台顾(其四)

节节皆匀叶叶疏,相门翻似子猷居。

狂根或带移时土,红草应劳种后锄。

醒酒韵寒初惬意,出墙梢健已凌虚。

不须更用他泉溉,霖雨才收必有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翻译

每节均匀,叶片稀疏,仿佛士族人家像王子猷的居所。
狂放的根须或许带着泥土移动,红色的草本植物应该是在种植后辛勤锄理。
酒醒后,清冷的韵律初感舒适,枝头已经超出墙头,显得挺拔。
无需再用其他泉水灌溉,只要雨水充足,必定会有剩余滋润。

注释

节节:形容树木生长整齐。
皆匀:均匀分布。
叶叶:一片片叶子。
疏:稀疏。
相门:指显赫的家族。
子猷:晋代王子猷,以风雅著名。
居:住所。
狂根:比喻不受拘束的根系。
移时土:长时间移动的土壤。
红草:可能是某种红色植物。
种后锄:种植后需要锄地。
醒酒:酒醒后。
韵寒:清冷的韵律。
初惬意:刚开始感到舒适。
凌虚:超出墙头,直入空中。
他泉:其他的泉水。
霖雨:连绵的大雨。
必有馀:必定会有剩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园林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自然之美。"节节皆匀叶叶疏"形容竹子生长得很均匀,每一片叶子都很稀疏,这种写法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界微小细节的观察。

"相门翻似子猷居"这一句通过比喻,表达了园中的竹丛与古代贤人子猷的住宅相似,既传达了一种宁静雅致的生活氛围,也暗示了诗人对古典文化的向往。

"狂根或带移时土"及"红草应劳种后锄"两句,则描绘出园中竹子生长过程中的自然景象和人工修整的情形,展示了诗人对于生命力与人的劳作之间关系的思考。

"醒酒韵寒初惬意"表达了诗人在欣赏这片园林时所体验到的清新醉意,而"出墙梢健已凌虚"则是描绘竹子生长得很茂盛,甚至超过了围墙的高度。

最后两句"不须更用他泉溉,霖雨才收必有馀"表达了一种自然赋予的恩惠,无需人为的灌溉,因为天然的降雨已经足够滋润万物,显示了诗人对于自然界丰富资源的赞美。

整首诗通过对园林景象的细腻描写,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艺术功力,也传达了一种对自然和谐共生的情感。

收录诗词(90)

李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依韵奉和来篇

红尘赤日欲相燃,赖向蓬丘少事牵。

明月动摇纨扇室,乱云重叠火□天。

幽屏看雪思寒景,小簟横风恋画眠。

安得心源凉似水,虎溪遥羡老僧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依韵奉和来篇

闲书闲画满芸香,卧读行看固是常。

天为苦吟终借□,帝怜多病不教忙。

泥封法酝醅犹嫩,茶煮颁冰味更长。

一榻清风兼好献,可能来此就侬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奉和小园独坐偶赋所怀

歌舞林亭不外求,朝回多著道衣游。

蔷薇点缀勾栏好,薜荔攀缘怪石幽。

泥浸落花红片湿,鸟啼深树绿阴稠。

春风去便还经岁,莫负芳菲醉即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奉和对雨闲吟之什

南风吹雨骤还收,五月帘栊却似秋。

陌上莫嫌行未得,田中应待足方休。

人垂折角冲寒点,马浸障泥过漫流。

遥羡文昌新右相,醉吟时伏一金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