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兰枯蕙死,向竹斋深处,谁传消息。

霜雪丛中浑似个,缥缈吴人标格。

绛萼微深,琼苞不露,自与尘凡隔。

黄昏遥见,一枝烟淡笼白。

曾记雾阁云窗,轻飞香篆,佳句应难得。

道韫能文,终未胜、潇洒风流姿质。

待到春来,满城桃李,相并无颜色。

殷勤祝付,画楼休品长笛。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翻译

兰花凋零,蕙草枯萎,在竹斋的深处,又有谁传递着这消息。
在霜雪覆盖的丛中,她仿佛一个吴地的飘逸之人,气质独特。
她的花朵虽微微深藏,花苞不显,自然与尘世分离。
黄昏时分远远望去,一枝花朵在淡淡的烟雾中显得洁白如玉。
还记得那雾气缭绕的阁楼和云窗,她轻盈地飞舞,如香篆般美丽,佳作难得一见。
尽管道韫才华横溢,但终究无法超越她那洒脱风流的气质。
等到春天来临,满城的桃李盛开,也无法与她的美相比。
我深情地祝愿,不要在画楼上吹奏长笛,以免打扰她的静谧。

注释

兰枯:兰花凋零。
蕙死:蕙草枯萎。
竹斋:竹林中的小屋。
缥缈:隐约、飘忽不定。
吴人:指吴地的人,这里可能指女子。
绛萼:深红色的花萼。
琼苞:美玉般的花苞。
尘凡:世俗世界。
黄昏:傍晚时分。
烟淡:淡淡的烟雾。
雾阁云窗:雾气笼罩的阁楼窗户。
轻飞香篆:轻盈地飞舞的香篆(点燃的香烟)。
道韫:古代才女,此处借代有才情的女子。
潇洒风流姿质:洒脱风流的气质。
桃李:比喻美女众多。
画楼:华丽的楼房。
长笛:乐器,此处可能象征赞美或打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幽深静谧的意境,诗人似乎在表达对远方某个人的思念。兰枯蕙死,向竹斋深处,这里用了“兰”、“枯”和“蕙”三种植物来形容环境的荒凉与寂寞,同时也隐喻着诗人内心的凄清。谁传消息,这里的“谁”字增加了一份迷茫,似乎在问,无论是何人,都难以穿越这重重障碍将消息带给远方的人。

霜雪丛中浑似个,这里用了冬日积雪来形容时间的长久和情感的深沉。缥缈吴人标格,"缥缈"一词生动地描绘出诗人心中的思念之情,而“吴人”则可能是指特定的人或地方。

绛萼微深,琼苞不露,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静和内心的情感深藏。自与尘凡隔,则明示诗人已将自己与世俗隔绝,只留下内心的沉思。

黄昏遥见,一枝烟淡笼白,是对景物的细腻描写,也映射出诗人的情绪之淡远。曾记雾阁云窗,轻飞香篆,这里可能是在回忆过去某个时刻的美好,"轻飞香篆"则增添了一份梦幻般的美感。

佳句应难得,道韫能文,终未胜、潇洒风流姿质。这几句诗人似乎在自我反思,或是对某位文人的赞赏,但也表达了自己难以达到那种水平的惆怅。

待到春来,满城桃李,相并无颜色,这里用了季节的变换来表达一种失落感。殷勤祝付,画楼休品长笛,则是诗人对那个人或情感的一种寄托和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思念与孤寂的情怀。

收录诗词(2075)

无名氏(唐末宋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拨棹子

烟姿媚,冰容薄。芳蕖嫩、隐映新萍池阁。

撷英人去后,清香微绽,透真珠帘幕。

似无语含情垂彩佩,戏芳阴,渐许纤鲜相托。

西风直须爱惜,看看浓艳,伴秋光零落。

形式: 词牌: 拨棹子 押[药]韵

枕屏儿

江国春来,留得素英肯住。

月笼香,风弄粉,诗人尽许。

酥蕊嫩,檀心小,不禁风雨。须东君、与他做主。

繁杏夭桃,颜色浅深难驻。

奈芳容,全不称,冰姿伴侣。

水亭边,山驿畔,一枝风措。十分似、那人淡伫。

形式: 词牌: 枕屏儿

武林春/武陵春

昨夜前村深雪里,春信为谁传。风送清香满座间。

不用热沈檀。竹外一枝斜更好,偏称玉人攀。

休放游蜂去又还。嫌怕损芳颜。

形式: 词牌: 武陵春

武陵春

柳绿花红春烂熳。

形式: 押[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