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霓裳.中秋

凤城边。女墙孤雁破寒烟。

清影上,泠泠风露敞秋筵。

澹云新霁夜,浅水晚荷天。问婵娟。

想瑶台、桂阙是何年。今宵昨岁,荒驿舍,雨缠绵。

流光迅,幸逢人月两团圆。

笙箫莲漏下,刀尺琐窗前。酒杯宽。

喜升平、歌舞满长安。

形式: 词牌: 拂霓裳

鉴赏

这首《拂霓裳·中秋》是明代末期清初词人梁清标的佳作,以中秋节为背景,通过描绘凤城边的孤雁、清冷秋景和月夜的宁静,表达了词人对月宫仙境的向往以及对盛世安宁的喜悦之情。

"凤城边。女墙孤雁破寒烟",开篇便营造出一种孤寂而冷清的氛围,以孤雁的形象象征词人的孤独与思乡之情。"清影上,泠泠风露敞秋筵",写月光洒落,凉风习习,露水晶莹,仿佛在铺展一席秋夜之宴。

"澹云新霁夜,浅水晚荷天",进一步描绘了月夜的宁静,淡淡的云层过后,夜晚显得格外明亮,浅水中的荷花似乎也在享受这宁静的时光。词人借问“婵娟”,引发对遥远仙境的遐想。

"今宵昨岁,荒驿舍,雨缠绵",由月夜的美景转至回忆过去,想起往昔在荒凉驿站中度过的情景,雨声缠绵,更添几分凄凉。

然而,词人的情绪在"流光迅,幸逢人月两团圆"处有所转变,庆幸此时此刻人月同圆,时光飞逝,人生难得的团聚时光值得珍惜。

"笙箫莲漏下,刀尺琐窗前",描绘了中秋夜宴的欢乐场景,笙箫悠扬,漏壶滴答,窗前妇女们忙碌着裁剪,充满节日的热闹气氛。

最后,“酒杯宽。喜升平、歌舞满长安”收束全词,词人举杯畅饮,为国家太平、京城处处歌舞升平的景象感到欣喜,展现了词人对盛世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盼。

整体来看,梁清标的这首《拂霓裳·中秋》情感丰富,既有个人的孤寂与回忆,又有对国家安定的赞美,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中秋佳作。

收录诗词(407)

梁清标(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柳腰轻(其一)偶见

连绵凉雨飞帘幕。春宵永,孤衾薄。

隔篱莺燕,并肩绰约。道是初开屏雀。

松条脱、锦瑟弦调,卸香云、鬓蝉钗落。

娣姒冠儿懒着。露春纤、更加梳掠。

小窗私语,背灯偷见,不管离人萧索。

江城畔、春色三分,都让与、水边楼阁。

形式: 词牌: 柳腰轻

柳腰轻(其二)题陶侣侄所持王生山茶蛱蝶图扇

王郎雅擅丹青笔。冰纨小,经营极。

碧云裁叶,珊瑚镂翼。图出无边春色。

风微度、蝶粉初匀,雨新晴、蕊痕犹湿。

渲染黄徐堪敌。把江南、歘移河北。皎欺秋月。

香生怀袖,胜赏忻同晨夕。

伴挥麈、小阮风流,乍妆成、草堂萧瑟。

形式: 词牌: 柳腰轻

柳腰轻(其三)元夕,是岁始开火树之禁

市楼十里香尘满。金波涌,东风软。

璇霄弛禁,银花争绚。陌上疑寒疑暖。

列酺宴、三殿鱼龙,沸春城、九天弦管。

是处游缰堪绾。钿车轻、佩声人面。

红灯华发,绿樽良夜,莫负深杯频劝。

看年少、衣马纵横,任消磨、酒旗歌板。

形式: 词牌: 柳腰轻

柳腰轻(其四)观邢郎演剧

溶溶三五春宵宴。银烛照,红牙按。

紫云筵上,袁绹台畔。不数当年奇艳。

奏新声、几度杯停,趁东风、一枝花颤。

信是吴侬妙选。问尹邢、美名谁擅。

亸肩扬袖,浅颦低笑,省识芙蓉如面。

座中有、子野情多,每肠回、舞裙歌扇。

形式: 词牌: 柳腰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