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二十七日同姚同年燮熊鹾尹松之陈明经凤孙小集江亭(其四)

毕竟风光四月清,霏霏梅雨润春明。

客中意绪披青荔,梦里家山熟紫樱。

扫地焚香他日事,毁车杀马此时情。

那堪更听思归引,早办渔樵老一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四月清新的风光与梅雨滋润下的春日美景,诗人身处异乡,心中却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诗中运用了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巧妙融合。

首联“毕竟风光四月清,霏霏梅雨润春明”描绘了四月清新的景象,梅雨细密,滋润着春天的光明,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生机勃勃的氛围。

颔联“客中意绪披青荔,梦里家山熟紫樱”则表达了诗人在异乡的思绪和对家乡的怀念。在异乡漂泊的日子里,诗人披着青色的荔枝,仿佛是在寻找一丝家乡的气息;而在梦中,他回到了熟悉的家山,看到了熟透的紫樱,这种梦境中的回归,更加深了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颈联“扫地焚香他日事,毁车杀马此时情”转而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情感。诗人想象着未来的某一天,会扫地焚香以寄托对过去的缅怀,但此时此刻,他更愿意放弃世俗的追求,如毁车杀马般彻底摆脱尘世的束缚,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尾联“那堪更听思归引,早办渔樵老一生”则是全诗情感的高潮。诗人无法忍受再次听到思归的曲子,这让他意识到,自己可能已经准备好了一生隐居于渔樵之间,过着远离尘嚣的生活。这一句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也流露出一种对现实无奈的妥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以及对内心自由的渴望,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作品。

收录诗词(17)

蒋湘南(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社日招饮

林间收积雨,月额见晴暾。

水驿春归柳,斜阳雪在门。

海禽来有信,巢燕语初温。

社酒谙方法,相邀醉一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大野三章(其二)

层云作緅色,电影射津门。

雨挟荒沙去,风追鸷鸟奔。

秋光归敛肃,夕气接浑沦。

秉烛谁能寐,床床屋漏痕。

形式: 五言律诗

大野三章(其三)

青蒿罥墙棘,白蚁散庭柯。

洼路绳悬筏,低门础障河。

量槽刍价重,峙税麦屯多。

滑滑鸣山鸟,行行唤奈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东昌

片帆如驶下河东,浦苇城杨一碧中。

久抱明心期夜月,为怜疏鬓避秋风。

鹊华山远无云到,雁语天长有梦通。

掩烛深宵横短篴,空馀幽怨落濛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