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溪汪茂卿求写溪山小隐图因题图左

渐江天际来如丝,委蛇下绕孙王祠。

两岸青山如走马,势与江水俱驰下。

疏烟远近见村墟,茅屋竹篱总堪画。

隐士家居溪上村,云烟水石供晨昏。

田园岁入了官赋,足迹不到王侯门。

溪鱼入市充盘餐,啄黍有鸡牢有豚。

论文痛饮醉方已,高朋满座无空樽。

秋风萧萧岁云暮,奔走谁能免公务。

乾坤如许憾身多,何况持家立门户。

写画题诗良独苦,梦魂想像无由睹。

我欲作诗奉明主,挽此高风还淳古,四海苍生悉安堵。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朱同的《率溪汪茂卿求写溪山小隐图因题图左》描绘了一幅宁静而闲适的山水隐居图景。首句“渐江天际来如丝”,以江水比喻天边的云彩,形象地展现了画面的开阔和细腻。接着,“委蛇下绕孙王祠”描绘了溪流蜿蜒曲折地流经孙王祠,增添了历史的韵味。

“两岸青山如走马”,运用动态的比喻,表现出山峦的峻峭和江水的湍急,富有动感。远处的“疏烟远近见村墟”,则勾勒出村庄的轮廓,暗示着隐逸生活的恬静与烟火气。“茅屋竹篱总堪画”,进一步强调了画面的诗意和生活气息。

诗人接着转向隐士的生活:“隐士家居溪上村,云烟水石供晨昏”,描绘了隐者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简朴生活,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接下来,诗人通过“田园岁入了官赋,足迹不到王侯门”,表达了对隐士清贫却自得其乐生活的赞赏。

“溪鱼入市充盘餐,啄黍有鸡牢有豚”描绘了溪边人家的简单饮食,反映出生活的富足和满足。最后,“论文痛饮醉方已,高朋满座无空樽”,展现了隐士们在闲暇时的文人雅集,饮酒论诗,其乐融融。

然而,诗人也意识到“秋风萧萧岁云暮,奔走谁能免公务”的现实,感叹世事纷扰,隐逸并非易事。他希望自己的画作能唤起人们对淳朴古风的向往,让天下百姓都能安居乐业,体现出深沉的社会关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画为引,通过描绘隐逸生活的画面,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追求,既有艺术的美感,又有深刻的人文思考。

收录诗词(215)

朱同(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紫阳山樵。朱升子。洪武中举明经,官至礼部侍郎。有文武才,工图绘,时称三绝。坐事死。著有《覆瓿集》

  • 字:大同
  • 号:朱陈村民
  • 籍贯:徽州府休宁

相关古诗词

送儒医洪毅夫

松萝山头云气横,落石渡口沧江平。

舟人舣棹童子候,欲别未别难为情。

洪君不独医国手,千金秘传悬肘后。

苏家有井不自医,投剂二竖闻风走。

江楼有酒君莫斟,酒斟不尽离人心。

杏花成林春风深,花屏山下来相寻。

形式: 古风

散步至枫林

信步寻春不知远,小径委蛇绕平巘。

雨馀翠滑石磴危,青梅如豆低垂枝。

屋上青山压檐重,风衷幽禽时一弄。

主人不归柴门关,山犬认人自迎送。

花落鸟啼白日閒,依微机杼鸣林间。

徘徊不觉归来晚,淡黄落日衔空山。

形式: 古风

古木寒林歌

遂阳山城万家邑,古木参天蔽原隰。

虎踞老石龙回空,雷擘苍崖起群蛰。

故人结茅溪上居,日临流水观扶疏。

因怀万牛栋梁重,乘兴偶谒承明庐。

沧海无际百川趋,挂席欲进空踌躇。

故山乔木邈何许,但见万里连荒墟。

秋风江山客衾簿,梦到家山旧丘壑。

青林白日谁共閒,远望有人高倚阁。

解印翩然归故丘,再睹古干交螭虬。

栋梁无用甘樗散,与尔老寿同千秋。

紫阳山人笔如舌,为尔写向鹅溪雪。

堂上今亦生枫树,安得长歌继前哲。

形式: 古风

万松道人吹箫图

万松道人持洞箫,吹作钧天鸣凤韶。

海月初上万松顶,清影满地风潇潇。

吹罢玉宇空寥寥,馀音缥缈随风飘。

青鸟前导丰隆御,乘兴便欲凌青霄。

玄丹已熟九鼎火,白鹤不畏长天遥。

万灵执役雷电走,倒酌北斗翻招摇。

拙閒老人眼如电,每向灯前究黄卷。

清癯已是地行仙,识君知心岂知面。

求我为写万松图,手弄参差自相娱。

吮毫欲写辍复止,岂以色相摹太虚。

我亦吹箫玩月窟,金丹未能换毛骨。

贺老诚能识谪仙,大鹏九万同超忽。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