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抚干挽诗

同姓又同升,知君莫我深。

磨人三寸铁,行己四知金。

雪柏擎苍干,霜钟振晓音。

若人今在否,抚事一沾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同姓之人一同晋升,深知你的我却无人能及。
你用锋利的三寸铁磨砺自己,遵循四知原则行事如金。
如同雪柏挺立的苍劲枝干,寒霜中的钟声振荡清晨的宁静。
如今你是否安在?面对世事,我不禁感慨泪湿衣襟。

注释

同姓:指有相同姓氏的人。
升:晋升,提升。
知君:了解你,深知你。
莫我深:没有人像我这样了解你。
磨人:磨炼,砥砺。
三寸铁:比喻锐利的工具或坚定的决心。
行己:行为操守,自我修养。
四知金:指君子的四个基本原则,如诚实、公正等。
雪柏:一种常绿乔木,象征坚韧不屈。
擎:支撑,举。
苍干:苍老挺拔的树干。
霜钟:寒冬中的钟声。
振晓音:震动清晨的寂静,发出响亮的声音。
若人:此人,指前文提到的同姓者。
抚事:面对世事,感慨。
沾襟:泪水打湿衣襟,表示悲慨。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魏了翁所作的挽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怀念和感慨。诗中通过“同姓又同升”强调了与友人之间的亲近关系,以及对彼此了解之深。接着,“磨人三寸铁,行己四知金”运用比喻,将朋友的品格比作磨砺意志的铁器和坚守道德的黄金,赞美其坚韧和高尚。诗人以“雪柏擎苍干,霜钟振晓音”描绘出友人如同雪松般挺立不屈,如霜钟般警醒世人的形象。最后,诗人询问友人是否安在,感叹人事变迁,不禁悲从中来,泪水沾湿衣襟。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对故去友人的深切怀念和敬仰之情。

收录诗词(1076)

魏了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 字:华父
  • 号:鹤山
  • 籍贯:邛州蒲江(今属四川)
  • 生卒年:1178年—1237年

相关古诗词

魏茶马生日(其一)

南渡波流荡潏中,绍兴御史最清忠。

和戎二字排时论,用世诸孙尚祖风。

弹压峡江群啸静,指麾边市虏资空。

盛心未必荣三锡,且喜朝廷答有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魏茶马生日(其二)

浪誇京洛渐尘清,局面今翻第几枰。

须倚玉龙擎重任,暂依金马作长城。

时人共记维寅度,阳画元从建亥生。

试向后天推八八,吾宗卜数万为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蟠鳌孙通直挽诗

趋义古君子,辞荣真丈夫。

泽车款段马,古锦小奚奴。

老树檠苍干,脩庭拥碧梧。

发潜无巨笔,斜月照龟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高龙学挽诗

蜀自开禧后,西垂畏廪秋。

更经两单阏,尽弃五边州。

新沔依同谷,中梁恃武休。

匆匆移米岭,往往阻金牛。

嶓冢略逋寇,益昌随解舟。

近犹趋剑阆,远或至渝涪。

弃守侪民旅,奔军齿寇雠。

乱生宁有豸,众溃已无鸠。

伯也伤时久,民兮作己忧。

升沈随分定,行止与天谋。

高尚辞丹诏,低回佐碧油。

封疆资屏翰,原隰赖咨诹。

事变方濡首,人情苦掉头。

誓言捐一死,力与障横流。

固分为忠鬼,安能效泣囚。

诀辞贻子弟,壮语骇朋俦。

愤极拳穿爪,兵交血染髅。

不随蜍志在,甘逐远巡游。

志士闻风起,顽夫背面羞。

公身无复憾,疆事更谁筹。

学士标龙直,文阶列禁游。

湛恩沾骨肉,新庙贲林丘。

三禭虽云厚,百身安足酬。

游魂如可作,近事亦知不。

惩败从娄敬,交邻激叛侯。

未论轻汉鼎,长恐误梁瓯。

后吏谁荓螫,前修不慭留。

玉棺行有日,丹旐送无由。

渺渺河山隔,皇皇兄弟求。

非惟在原急,亦为念宗周。

形式: 排律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