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其一)

红蓼渡头秋正雨,印沙鸥迹自成行,整鬟飘袖野风香。

不语含嚬深浦里,几回愁煞棹船郎,燕归帆尽水茫茫。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雨中的渡口风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首句“红蓼渡头秋正雨”,设定了整首诗的氛围:在一个秋天的正午时分,细雨绵绵,红色的蓼花点缀在渡口的景色中,为平淡的秋日增添了一抹生机与活力。

“印沙鸥迹自成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人的足迹与鸟儿的踪迹进行比较,表达出一种自然而然、顺其自然的情怀。这里,“印”字非常传神,它既是形容词也是动词,既描绘了脚步留下的印记,又暗示了一种无心插柳的美感。

“整鬟飘袖野风香”,诗人细致地刻画出自己在秋风中的模样。头发被整理得整齐,衣袖随着野风飘扬,而这种飘动中带来了自然之物的清新气息。这里,“野风”二字,不仅指实实在在的风,更蕴含了诗人对自由、自然生活的向往。

“不语含嚬深浦里”,诗人的情感开始从内而外流露,沉默中带着一丝不易觉察的情绪,这种复杂的情感藏匿于心底,就像深不可测的水域一样难以探明。这里,“不语”表达了诗人对某些情感的保留和内敛。

“几回愁煞棹船郎”,诗人的思绪开始在时间的长河中流转,反复地沉浸于过往的记忆之中。愁绪如同波浪一般,一次又一次地冲击着心灵,而那位驾舟的船夫,似乎成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一部分。

“燕归帆尽水茫茫”,最终一景,将全诗的情感和意象推向高潮。燕子归巢之时,帆船已经不见踪迹,只剩下辽阔的水面与无边的天际相接,这种境界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由飞翔的追求,也映射出其内心世界的宽广与深远。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回归自然的情感和意境。诗中的意象丰富,每一句都带有深厚的情感色彩,共同构筑出一个既有形象美,又蕴含哲理的艺术世界。

收录诗词(19)

薛昭蕴(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王衍时,官至侍郎。擅诗词,才华出众。《北梦琐言》:薛澄州昭蕴即保逊之子也。恃才傲物,亦有父风。每入朝省,弄笏而行,旁若无人。好唱《浣溪沙》词

  • 字:澄州
  • 籍贯:河中宝鼎(今山西荣河县)

相关古诗词

浣溪沙(其二)

钿匣菱花锦带垂,静临兰槛卸头时,约鬟低珥算归期。

花茂草青湘渚阔,梦馀空有漏依依,二年终日损芳菲。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浣溪沙(其三)

粉上依稀有泪痕,郡庭花落欲黄昏,远情深恨与谁论?

记得去年寒食日,延秋门外卓金轮,日斜人散暗销魂。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浣溪沙(其四)

握手河桥柳似金;蜂须轻惹百花心,蕙风兰思寄清琴。

意满便同春水满,情深还似酒杯深,楚烟湘月两沈沈。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浣溪沙(其五)

帘外三间出寺墙,满街垂柳绿阴长,嫩红轻翠间浓妆。

瞥地见时犹可可,却来闲处暗思量,如今情事隔仙乡。

形式: 词牌: 浣溪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