凄凉犯.络纬

梧桐落了层层叶,碧云暗度秋老。

八尺龙须,半帘月影,乍凉多少。今年特早。

催满院、虫声又搅。井阑边、絮絮叨叨,也似向人恼。

鼓翼瓜棚上,饮露餐花,自能常饱。

丝笼慢贮,挂房栊、最宜深悄。

不为哀音,也容易、秋衾梦觉。

隔疏窗、拌共夜雨,听到晓。

形式: 词牌: 凄凉犯

鉴赏

这首《凄凉犯·络纬》是清代女诗人顾太清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秋日夜晚的凄凉景象。

首先,梧桐落叶,碧云暗度,秋意渐浓,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氛围。接着,八尺长的龙须草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半帘月影洒在地面上,增添了几分静谧与幽深。乍凉之际,虫鸣声起,搅动着这份宁静,仿佛是在诉说着季节的更迭。

井阑边,絮絮叨叨的络纬(即纺织娘)似乎也在向人表达着自己的情绪,其声音虽细小却充满了生命力。鼓翼于瓜棚之上,饮露餐花的络纬,自得其乐,展现出一种独立于世的自在与满足。

丝笼慢贮,挂于房栊,络纬在这样的环境中显得格外适宜,它并不因外界的寂静而感到孤独,反而在这样的环境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宁静与安逸。尽管没有哀音,但秋夜的梦中,络纬的声音仍能轻易唤醒人们的思绪,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变换。

最后,隔着疏窗,络纬的声音与夜雨交织在一起,直到天明。这一场景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也寄托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生命循环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宁静、自由生活的向往。

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秋夜的独特魅力,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生活哲理的思考。

收录诗词(364)

顾太清(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名春。原姓西林觉罗氏。嫁为贝勒奕绘的侧福晋。她为现代文学界公认为“清代第一女词人”。晚年以道号“云槎外史”之名著作小说《红楼梦影》,成为中国小说史上第一位女性小说家。其文采见识,非同凡响,因而八旗论词,有“男中成容若(纳兰性德),女中太清春()”之语[1]。   不仅才华绝世,而且生得清秀,身量适中,温婉贤淑。令奕绘钟情十分。虽为侧福晋一生却诞育了四子三女,其中几位儿子都有很大作为

  • 字:梅仙
  • 籍贯:满洲镶蓝旗
  • 生卒年:1799-1876

相关古诗词

冉冉云.雨中张坤鹤过访

秋雨潇潇意难畅。忽敲门、道人来访。

玄都客、谈论海天方丈。全不管、世间得丧。

惟有真知最高尚。一任他、你争我让。

把身心、且自忘忧颐养。阅尽古今花样。

形式: 词牌: 冉冉云

垂杨.秋柳

秋凉乍到。便长条踠地,柔丝拂袅。

雾雨霏烟,无情不绾章台道。梦回十二红楼悄。

小桥外、夕阳遍照。阅行人、一树弯腰,带六朝风调。

经过春风多少。任月白天空,惊乌三绕。

谢尽繁华,长堤落叶无人扫。青蛾不是当初貌。

更对着、断肠衰草。萧疏客舍,寒蝉声渐老。

形式: 词牌: 垂杨

望月婆罗门引.中元步月

海棠花底,乱蛩啼遍小阑干。月阴云净天宽。

立尽梧桐影里,深草露华寒。

听哀音几处,痛哭中元。蒿灯细然。荡万点、小金丸。

看到香消火灭,过眼浮烟。

秋风庭院,破尘梦、清磬一声圆。南窗下、剪烛更阑。

形式: 词牌: 婆罗门引

临江仙慢.白云观看坤鹤老人受戒

阆苑会仙侣,金钟低度,玉磬初敲。

松阴下、仙音一派风飘。笙箫。

早人语静,幢幡绕,寿字香烧。

张坤鹤,被霞裾鹤氅,宝髻云翘。消摇。

同登道箓,看取天外鸾轺。拥无边、沧海皓月银涛。

相邀。涤除玄览,瑶池宴,已熟蟠桃。

功成后,行不言之教,万物根苗。

形式: 词牌: 临江仙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