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刘士平竹所卷

凤凰溪头十亩园,我昔种竹竹已蕃。

揃除杂乱扶正直,不使恶类相牵援。

春雷动地儿孙长,森然玉立参天上。

玄冬何嫌霜霰重,赤日自憩风飙爽。

一从宦辙梁宋游,熇埃眯目挥汗流。

琉璃八尺谁卷送,琅玕一个不可求。

腐儒本非食肉相,十年归梦随吴榜。

余生未了苜蓿盘,此身须付桃枝杖。

永嘉刘郎思故山,有庐亦在万竹间。

觅我狂歌托幽抱,歌成转觉俱愁颜。

长竿把得溪头钓,短箫吹作江南调。

此时烧笋饭刘郎,喷案不妨同一笑。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对竹园的深情回忆与向往。开篇提到“凤凰溪头十亩园”,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而充满生机的竹林世界。诗人回忆起自己过去亲手种植的竹子,通过“揃除杂乱扶正直”表达了对竹子生长环境的精心照料,以及对它们正直品质的赞美。

接着,诗人描述了竹子在不同季节的风貌:“春雷动地儿孙长,森然玉立参天上。”春日里,竹子茁壮成长,如同玉柱般挺拔直上,展现出勃勃生机。“玄冬何嫌霜霰重,赤日自憩风飙爽。”即便在严冬,竹子也不畏惧霜雪,夏日则能享受清风带来的凉爽,展现出其坚韧不拔的品格。

然而,诗人的思绪随着自己的宦游生涯而飘散,远离了那片竹园,感受到了尘世的劳碌与疲惫。“琉璃八尺谁卷送,琅玕一个不可求。”琉璃与琅玕在这里象征着竹子的珍贵与难以寻得,表达了诗人对竹园的怀念与渴望。

回归现实,诗人感叹自己“腐儒本非食肉相”,十年的宦游生活让他感到身心俱疲,只能在“苜蓿盘”中寻找安慰。“余生未了苜蓿盘,此身须付桃枝杖。”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最后,诗人以刘郎(可能是指晋代诗人刘伶)的故事作为引子,想象自己在竹林中与刘郎相遇,共同饮酒赋诗,享受自然之乐。“长竿把得溪头钓,短箫吹作江南调。”描绘了竹林中的悠闲生活场景。“此时烧笋饭刘郎,喷案不妨同一笑。”表达了诗人对竹林生活的向往与对友情的珍视。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竹园的深厚情感,以及对自然美景和简单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275)

程本立(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望云图

忆弟杜陵恨,思友陶翁情。

矧兹登太行,能不怀所生。

天伦孰为重,孝感莫非诚。

无形恒有视,岂直云英英。

依云眷亲舍,益使忧抱萦。

斯人已千载,简册垂令名。

披君望云图,今古一章程。

谁独非人子,令我心茕茕。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题张德麟活水轩卷

川流虽浩浩,泉出乃涓涓。

地势东南下,河图一六先。

净心涵湛碧,探理入幽玄。

我学如潢潦,诗成益惘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题严氏苍苍楼严氏子陵后也今居上虞山中楼名盖取范文正公云山苍苍之句云

严陵滩下水潺潺,千载高名宇宙间。

风节最称东汉士,子孙犹隐上虞山。

沧江烟雨群鸥没,落日云霄一鸟还。

好倚楼居同极目,久淹官署独何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题墨桃

天台美人红雪肌,玉洞春深曾见之。

今日风沙吹面黑,出山不似在山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