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庙题柱

疏爵新刚应,论功旧石材。

能形文母梦,还讶佞人来。

海市为谁出,衡云岂自开。

乞灵如见告,逐客几时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稀有的爵位新近才授予,过去的功勋只在石头上刻记。
他的才华如同文母的梦境般显现,却惊讶地发现奸佞之人也来了。
海市蜃楼为谁显现,衡山之云又怎能自行消散。
若能祈求神灵告知,流放的客人何时才能回归。

注释

疏爵:稀有或高级的爵位。
新刚应:新近授予。
论功:评定功劳。
旧石材:过去的功绩记录在石头上。
能形:展现出。
文母:古代传说中的女史官,象征文化与智慧。
梦:比喻。
佞人:奸佞小人。
海市:海市蜃楼,自然现象,常用来比喻虚幻的事物。
为谁出:为何出现。
衡云:衡山之云,借指远方或难以预测的事物。
岂自开:怎能自己消散。
乞灵:祈求神灵的帮助。
见告:告知。
逐客:被流放的人。
几时回:何时能回来。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刚中的《石材庙题柱》,通过对石材庙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功臣的敬仰和对佞人进用的忧虑。"疏爵新刚应"暗示着新的功臣刚刚得到封赏,"论功旧石材"则将功绩比作坚硬的石材,寓意其坚实不朽。"能形文母梦"暗指这些功臣的业绩如同文母梦一般深入人心,"还讶佞人来"则表达了对奸佞小人可能干预庙堂的担忧。

"海市为谁出"运用了海市蜃楼的典故,象征着虚假的繁荣或希望,暗示庙堂上可能存在的虚幻景象;"衡云岂自开"则借衡山之云暗示庙宇的神圣与公正,期待真正的贤才得以重用。最后两句"乞灵如见告,逐客几时回"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流放贤良之士何时能重返庙堂的期盼。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情感饱满,既是对历史功臣的赞美,也是对现实政治的隐喻,体现了诗人敏锐的社会观察和深沉的历史感慨。

收录诗词(3)

陈刚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视涝

暨阳古泽中,今岁仍大水。

舟行民田中,一浪四十里。

农夫相对泣,父子饥欲死。

酷吏亦何心,诛求殊未已。

岂繄竭膏血,直欲剥肤髓。

哀此无告民,有生皆赤子。

天灾自流行,助虐亦何理。

我愧才术疏,陆陆佐小垒。

熟视不能救,有泪空如洒。

皇心念下民,恻怛形诏旨。

丁宁既谆复,象魏几黄纸。

要须尽蠲除,仰称德意美。

人微言或弃,归休从此始。

形式: 古风

题龟峰词后

西晋风流自一家,忆君魂梦到梅花。

梅花深处无人迹,明月一枝霜外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宝鼎现.寿贾师宪

神鳌谁断,几千年再,乾坤初造。

算当日、枰棋如许,争一著、吾其衽左。

谈笑顷、又十年生聚,处处豳风葵枣。

江如镜,楚氛馀几,猛听甘泉捷报。

天衣细意从头补。烂山龙、华虫黼藻。

宫漏永、千门鱼钥,截断红尘飞不到。

街九轨,看千貂避路,庭院五侯深锁。

好一部、太平六典,一一周公手做。

赤舄绣裳,消得道、斑斓衣好。

尽庞眉鹤发,天上千秋难老。

甲子平头才一过,未说汾阳考。

看金盘,露滴瑶池,龙尾放班回早。

形式: 词牌: 宝鼎现

晓色

荒鸡递寒鸣,寥廓弄清曙。

初阳未离海,薄云尚笼树。

沙明宿鹭惊,巷白行人语。

瓦瓶自持汲,正在月落处。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