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春雨

梨花无语。断送春如许。因恁斜阳留不住。

变做一天丝雨。帘前都满苔痕。魂消不等黄昏。

柳眼皆含珠泪,山头错认巫云。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鉴赏

这首清代词人徐釚的《清平乐·春雨》描绘了一幅春雨绵绵、春意阑珊的画面。"梨花无语"以梨花凋零象征春光的消逝,"断送春如许"表达了对春去的深深惋惜。"因恁斜阳留不住",通过夕阳的无力挽留,进一步渲染了时光流逝的无奈。随后,词人将春雨比喻为"一天丝雨",细腻地展现了春雨的轻柔与连绵。

"帘前都满苔痕"写出了春雨过后,屋檐下青苔滋生的景象,暗示了春天的痕迹已悄然褪去。"魂消不等黄昏"则表达了词人内心对春光消逝的哀伤,仿佛他的心灵在未到黄昏时已被春愁消磨殆尽。

最后两句"柳眼皆含珠泪,山头错认巫云"运用拟人手法,将柳树和山峰赋予了情感,柳树似含泪,山头误以为是巫云,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春雨中的凄凉与迷茫,寓言了词人对春归何处的追寻与失落。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梨花、斜阳、春雨、苔痕、柳眼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对春光易逝的感慨,展现了词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自然景色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178)

徐釚(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鞠庄、拙存,晚号枫江渔父。康熙十八年(1679)召试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入史馆纂修明史。因忤权贵,二十五年归里后,东入浙闽,历江右,三至南粤,一至中州。游历所至与名流雅士相题咏。康熙皇帝南巡,两次赐御书,诏原官起用,不肯就。卒年七十三

  • 字:电发
  • 号:虹亭
  • 籍贯:吴江(今属江苏苏州)
  • 生卒年:qiú )(1636~1708

相关古诗词

春衫泪.客怀

子规叫初歇。正客怀撩乱,无人猜著。

明月楼前,碧桃花下,记当日、烟鬟雾薄。

痴如中酒,也都想、日斜妆阁。心情恶。

看翠袖重揾,泪珠弹却。

斜压香衾,低垂罗帐,幽梦后、天涯原各。

且把断肠提起,拚做杨花,向江南流落。

形式:

浣溪沙.初夏

懊恼提壶唤客愁。小窗浓绿上帘钩。

浅红深白一时休。

闷诉落花莺舌老,閒思著絮柳腰柔。

抬将倦眼倚高楼。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如梦令.幽恨

帘外雨狂风骤。幽恨浓于春酒。

有泪不教弹,尽把罗衫湿透。消瘦。消瘦。

那个人儿知否。

形式: 词牌: 如梦令

梦扬州.寄酬广陵宗梅岑

鲤鱼收。恰钱江、潮涨方休。

惯爱书来,整整花前凝眸。

展纨素、芙蓉集好,宗资谢朓堪俦。

隋堤路,繁华去,柳梢烟锁春愁。长记群公胜游。

有丽句清歌,萧统楼头。击钵弹丝,只恁年年飘流。

绿腰纵谱红牙曲,输小香、居士清幽。

还记取,卖花声里,梦到扬州。

形式: 词牌: 梦扬州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