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学似斲轮扁,诗如饭颗山。
室中馀一剑,无气斗牛间。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次韵吉老十小诗(其十)》。黄庭坚以斲轮扁和饭颗山两个典故,形象地表达了他对学问与诗歌创作的独特见解。"学似斲轮扁",斲轮扁是古代巧匠,这里比喻学习应如他般精进专注,不断磨砺技艺;"诗如饭颗山",饭颗山是形容诗作平凡而质朴,如同日常饮食般贴近生活,不求华丽繁复。后两句"室中馀一剑,无气斗牛间"进一步强调,他的学问犹如室中孤剑,虽不显眼,却自有锋芒,不参与世俗间的争斗。整首诗寓含了黄庭坚对于学术追求的淡泊名利和对诗歌艺术的朴实真挚态度。
不详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佳人斗南北,美酒玉东西。
梦鹿分真鹿,无鸡应木鸡。
半菽一瓢饮,悬鹑百结衣。
萧条鬼不瞰,聊可与同归。
万木霜摇落,山呈斧凿痕。
痴蝇思附尾,警鹤畏乘轩。
日短循除庑,溪寒出臼科。
官居图画里,小鸭睡枯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