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

荷净波凉,草枯尘细,一年最是秋容易。

生怜花鸭尽堪言,横塘冷煖真知未。

落寞吟情,刁骚凉吹,耽閒偏识愁滋味。

白波浩荡指鸥天,红阑那角秋无际。

形式: 词牌: 踏莎行

鉴赏

这首《踏莎行》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的江南水乡图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季节更替带来的自然之美与诗人内心的微妙情感。

首先,“荷净波凉,草枯尘细”,开篇即以荷叶的洁净、水面的清凉、草地的枯黄和尘土的细微,勾勒出一幅宁静而略带萧瑟的秋日景象。荷叶的干净与波面的凉意,给人以清新之感;而草的枯萎与尘土的细小,则暗示着季节的转换与生命的轮回。

接着,“一年最是秋容易”,一句点明了秋天的易逝,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在诗人眼中,秋天仿佛是最能轻易感受到岁月流转的季节。

“生怜花鸭尽堪言,横塘冷煖真知未”两句,运用拟人手法,将花鸭赋予了情感,表达了对它们在冷暖不定的横塘中生活的关切。这里的“怜”字,既是对花鸭的同情,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反映出对自然界生灵命运的关注。

“落寞吟情,刁骚凉吹,耽閒偏识愁滋味”,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诗人独自吟咏,面对着凉爽的秋风,内心充满了孤独与忧愁。这里的“耽閒”二字,既表现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追求,也暗含了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与逃避。

最后,“白波浩荡指鸥天,红阑那角秋无际”,以广阔的白波和飞翔的海鸥为背景,描绘了一片无边无际的秋色。海鸥的自由翱翔与波浪的浩荡不息,象征着诗人对自由与远方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秋天的辽阔与深远。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在描绘秋日景色的同时,也传达了对生命、时间、自由等主题的探索与反思。

收录诗词(143)

王鹏运(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一字幼霞,又号鹜翁,晚年号半塘僧鹜。广西临桂(今桂林)人,原籍浙江山阴。同治九年举人,光绪间官至礼科给事中,在谏垣十年,上疏数十,皆关政要。二十八年离京,至扬州主学堂,卒于苏州。工词,与况周颐、朱孝臧、郑文焯合称“清末四大家”,鹏运居首。著有《味梨词》、《骛翁词》等集,后删定为《半塘定稿》。曾汇刻《花间集》及宋、元诸家词为《四印斋所刻词》

  • 字:佑遐
  • 籍贯:中年自号半塘老
  • 生卒年:1849—1904

相关古诗词

减字木兰花

婆娑醉舞,呵壁无灵天不语。

独上荒台,秋色苍然自远来。

古人不见,满目荆榛文字贱。

莫莫休休,日凿终为混沌忧。

形式: 词牌: 减字木兰花

金缕曲.辛峰至自汴梁,出示所作和稼轩词数十篇,读之喜不自禁,即用稼轩韵题此索和。辛峰将就盐官于淮南,以觐事渐留,度岁离合之感,虽不能无慨于中,而风雪联床,歌声相答,此乐亦平生得未曾有也

心事从何说。算平生、等閒销尽,酒浆裘葛。

回首麻衣十年恨,泪尽陇山冰雪。

暗循遍、丝丝华发。

何物向禽儿女累,负归云、梦渺泷冈月。

听夜雨,共萧瑟。暂时携手还轻别。

望江湖、风尘澒洞,星萍离合。

一度相逢一回老,冷语凄然砭骨。

且莫对、寒檠愁绝。

四海子由真健者,惯商歌、斫地铮如铁。

霜竹冷,为君裂。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沁园春(其一)

词汝来前!酹汝一杯,汝敬听之。

念百年歌哭,谁知我者,千秋沆瀣,若有人兮。

芒角撑肠,清寒入骨,底事穷人独坐诗。

空中语,问绮情忏否?几度然疑。

玉梅冷缀莓枝,似笑我、吟魂荡不支。

叹春江花月,竞传宫体,楚山云雨,枉托微词。

画虎文章,屠龙事业,凄绝商歌入破时。

长安陌,听喧阗箫鼓,良夜何其。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沁园春(其二)代词答

词告主人,釂君一觞,吾言滑稽。

叹壮夫有志,雕虫岂屑,小言无用,刍狗同嗤。

捣麝尘香,赠兰服媚,烟月文章格本低。

平生意,便俳优帝畜,臣职奚辞。

无端惊听还疑,道词亦、穷人大类诗。

笑声偷花外,何关著作,情移笛里,聊寄相思。

谁遣方心,自成沓舌,翻讶金荃不入时。

今而后,倘相从未已,论少卑之。

形式: 词牌: 沁园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