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根柢虽然傍浊河,无妨终日近笙歌。
骖骖金带谁堪比,还笑黄莺不较多。
这首诗是唐末宋初诗人孙光宪的作品,名为《杂曲歌辞·其三·杨柳枝》。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欣赏,以及他内心的情感流露。
“根柢虽然傍浊河,无妨终日近笙歌。”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尽管树木旁边是混浊的河流,但这并不影响诗人终日在这里演奏着笙这种古代乐器。这里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和享受。
“骖骖金带谁堪比,還笑黄莺不较多。”
“骖骖”形容金带的声音,给人以华丽和高贵之感。诗人用这样的装饰来比喻自己内心的丰富与独特,表明自己的才华和风采无法与他人相比。而对黄莺(一种鸟)的笑,是因为即便是自然界中美好的声音也无法与诗人的金带声相提并论,这里的“不较多”指的是数量上的不足,也隐含着质量上的超越。在这里,诗人流露出自信和超然的心态。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内在的骄傲和自信,同时也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怀。
不详
万株枯槁怨亡隋,似吊吴台各自垂。
好是淮阴明月里,酒楼横笛不胜吹。
春欲尽,景仍长,满园花正黄。
粉翅两悠飏,翩翩过短墙。
鲜飙暖,牵游伴,飞去立残芳。
无语对萧娘,舞衫沈麝香。
冠剑不随君去,江河还共恩深。
歌袖半遮眉黛惨,泪珠旋滴衣襟。
惆怅云愁雨怨,断魂何处相寻。
月华如水笼香砌,金镮碎撼门初闭。
寒影堕高檐,钩垂一面帘。
碧烟轻袅袅,红战灯花笑。
即此是高唐,掩屏秋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