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北台御史共推贫,饥走三吴几阅春。
繻裤远闻歌政绩,江山应复助诗神。
乡尊耆旧多遗事,地有神山得近邻。
料得新篇满中箧,好分风月寄闲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御史在北台任职,感慨于时局之困顿与民生之贫苦。诗人通过“饥走三吴几阅春”表达了对百姓疾苦的同情和关切,其中“三吴”指的是古代的吴国地域,即今天的江苏、上海一带,而“几阅春”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困境的长期。
“繻裤远闻歌政绩”一句,通过对前人好政绩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政治状态的向往。这里的“繻裤”指的是古代官员在祭祀或朝会时所穿的礼服,而“远闻歌”则说明了这些政绩非同小可,影响深远。
接下来的“江山应复助诗神”一句,则是诗人对于自然景物的寄托和情感的抒发。这里的“江山”象征着国家的根基,而“应复助”则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诗歌来唤醒或增强这种精神力量。
在“乡尊耆旧多遗事,地有神山得近邻”中,诗人提到了家乡的长者们所保留的往昔故事,以及家乡附近有一座被认为是神圣之地的山。这不仅展现了对故土的情感,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历史传承和文化认同的重视。
最后,“料得新篇满中箧,好分风月寄闲人”则表达了诗人创作新作品的喜悦,以及愿意与朋友分享这些作品中的美好时光和自然景致。这里的“中箧”是古代用于存放书信、文件等物品的容器,而“好分风月”则是对风景之美的欣赏和传达。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现实困境的反思,对历史遗迹的怀念,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广阔的思想视野。
不详
襟怀荦荦久沈沦,念子令人白发新。
苏季揣摩虽未试,陈平容貌不长贫。
要须业履能追古,不信儒冠解误身。
早达才名未为贵,王杨卢骆愧前人。
难逢易别景如梭,恋恋思君可奈何。
烦舍朱黄曲寻访,偶穿城市直经过。
簪朋恨阻陪吟啸,文会知难听琢磨。
何处恰如长对面,遇心无事便高歌。
太丘传祖道,作邑兴何如。
著意招风月,随缘遣簿书。
吏参名例外,诗托笑谈馀。
偏忆当樽酒,论文意不疏。
不见秘书久,经时失寄书。
交情犹缱绻,遣讯问何如。
郡籍藏昆府,班行近玉除。
自怜无藉在,不敢梦华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