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怨慢.赋得春日凝妆上翠楼,和叶蕃鲜

春已暮、画奁频启。朝日穿来,又在眉际。

◇粉将施,弹绵先拂、镜儿里。

木瓜渍了,又添上、新红子。

为要好情多,还则向傍人、问个匀未。

昼长绣褶暖,换却筛罗浅绮。

薰嫌石叶,叠下郁金细细。

临行道、履线将残,踏不得、楼头新?。

谁曾顾楼前,楼外暮春馀几。

形式: 词牌: 长亭怨慢

鉴赏

这首清代毛奇龄的《长亭怨慢·赋得春日凝妆上翠楼,和叶蕃鲜》描绘了一幅春日女子精心打扮的画面。开篇“春已暮、画奁频启”,点明了时节虽晚,但女子仍不忘梳妆打扮,体现出对美的追求。接着,“朝日穿来,又在眉际”描绘了晨光透过窗户照在女子的眉眼间,增添了画面的生动与温馨。

“粉将施,弹绵先拂、镜儿里”细致描写了女子化妆的过程,动作轻柔,镜中的映像清晰可见。随后,“木瓜渍了,又添上、新红子”暗示着女子更换口红色泽,追求完美无瑕。

“为要好情多,还则向傍人、问个匀未”表达了女子对妆容的谨慎态度,希望得到旁人的认可,体现出她对爱情的期待和细腻心思。接下来,通过“昼长绣褶暖,换却筛罗浅绮”,描述了室内温暖的春日时光,女子更换轻薄的衣物,增添了几分慵懒和惬意。

“薰嫌石叶,叠下郁金细细”描绘了女子使用香料的情景,香气宜人,营造出一种淡雅的氛围。最后,“临行道、履线将残,踏不得、楼头新?”暗示女子即将出门,但因鞋子磨损,不舍离去,流露出依恋之情。

整首词以女子春日梳妆为线索,展现了她的细腻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语言优美,情感真挚。

收录诗词(401)

毛奇龄(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与兄毛万龄并称为“江东二毛”。原名甡,又名初晴,又字于一、齐于,又号初晴、晚晴等。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明末诸生,清初参与抗清军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及音韵学,著述极富。所著《西河合集》分经集、史集、文集、杂著,共四百余卷

  • 字:大可
  • 号:秋晴
  • 籍贯: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
  • 生卒年:1623—1716

相关古诗词

念奴娇(其一)集张登子南华山馆

兰亭秋暮,眺晴原、并到南华山墅。

画槛横塘看两岸,多少断红残紫。

鳌禁当年,鹭车昔日,休沐时来此。

苍梧颍嗣,至今长读秋水。

闲备彩缆青丝,玉壶携酒处,锦鳞鲜美。

吴下阿蒙何日至,相对邺宫才子,舞凤雄图,放龟遗迹,衰柳频低起。

耶溪相望,不知去几何里。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念奴娇(其二)示姜芑贻留别

谢庭玉树,乍临风,摇曳,乌衣巷里。

何处羊车还洛市,皎皎双瞳如水。

洗马清神,黄门隽格,少小能文史。

玄亭问字,慨然逢故人子。

相对芳树高轩,青灯残夜浅,流萤娓娓。

转盼河桥解缆去,搴尽江皋兰芷。

燕翼堪怜,凤毛有待,西水浮新芑。

春阳努力,眼中吾且老矣。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念奴娇(其三)为白孟新仲调母夫人寿

囗囗白下,叹何人、不识白家兄弟。

长者贤良方就辟,仲学孝廉相继。

有母年高,北堂娱养,萱树长芬斐。

及时捧檄,如君孝弟能几。

幸遇八十华辰,称觞远近,各具登堂礼。

曾读前朝党锢传,二白齐名杜李。

滂母贤哉,从容告诫,籍籍盈人耳。

风流无恙,百年今且伊始。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春从天上来.拟昭君词送友出塞

河水东流。看万里寒风,塞外惊秋。

谁遣倾国,远嫁边头。辞凤辇、下龙楼。

记临行上马,赐与锦带工箜篌。

卸宫妆,向深深毳幕,徐换貂裘。

平沙那堪晓发,似露下长门,月堕金沟。

满地燕支,萎红枯紫,巧胜画笔涂勾。

羡年年塞雁,归渡海岸与沙洲。

愿仍还上林旧宿,同叫更筹。

形式: 词牌: 春从天上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