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百一诗(其六)

大禹入祵邦,累然解衣行。

墨子见荆王,锦衣吹玉笙。

岂不易性素,所重在全生。

栖栖非余志,皦皦非余情。

所愧先机者,飘然反柴荆。

被褐怀珠玉,何人知姓名。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杨慎的《续百一诗》第六首,主要通过两位历史人物——大禹和墨子的故事,来表达个人的处世哲学。大禹象征着勤劳和奉献,他进入国家治理中,即使劳累也脱去华丽衣物,以朴素形象示人。墨子则以华丽的形象去见荆王,但他的内心重视的是保全生命和道德原则。

诗人借此暗示,自己并不追求表面的荣华,而是注重内在的修养和全心全意为生计奔波。"栖栖非余志,皦皦非余情"表达了他不愿过于忙碌或炫耀,保持淡泊名利的态度。最后两句"所愧先机者,飘然反柴荆",表明他自感愧对那些先知先觉之人,选择回归简朴的生活,不求人知。

整首诗以典故寓言的方式,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价值取向的独特见解,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1519)

杨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后因流放滇南,、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 字:用修
  • 号:升庵
  • 籍贯:故自称博南山
  • 生卒年:1488~1559

相关古诗词

续百一诗(其七)

墨子回车地,朝歌佳丽丛。

新台既清洒,淇水复春融。

锵如南子佩,锦车同卫公。

隋珠光照日,罗衣香从风。

招摇过柳市,繁华惊娈童。

垝垣望复关,桑中接上宫。

咄哉赞好德,后乘有蹲龙。

形式: 古风

续百一诗(其八)

周鼎铸饕餮,有首不见身。

食人未下咽,灾害旋相因。

祸福互倚伏,龙蛇有屈伸。

何事悠悠子,狂冥若眯尘。

感彼塞翁言,宜用书君绅。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续百一诗(其九)

郑国有良贾,弦高与奚施。

西市黍离国,东遇虎狼师。

乌犍纳犒质,白壁通款辞。

乙丙已奋气,殽函成积尸。

小邦得干城,强敌亦何为。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续百一诗(其十)

楚女竞吴桑,两国遂交兵。

膏血润百里,宝玉弃连城。

蚁穴溃金堤,爝火熛山楹。

毫釐一为跌,寻丈忽已倾。

由蘖在彊场,捍禦非干旌。

安得起宋就,永息瓜亭争。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