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广济篆咏怀(其二)

谟草荫北堂,芊蔚颜色好。

负书事远游,书田刈获早。

归来衣有尘,阿母亲为扫。

一昨羁薄宦,乃古夜郎道。

菽水缺常供,音问亦窅渺。

传闻阿母悲,倚闾忘昏晓。

弱息汲井回,孤孙索饭恼。

复有九男女,婴婴母怀抱。

嗟哉行役人,投笔太草草。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吴森的《谢广济篆咏怀(其二)》描绘了一幅家庭生活与远方游子思念之间的画面。开篇“谟草荫北堂,芊蔚颜色好”以生动的景物描写,展现出北堂草木茂盛的景象,寓含家庭温馨的气氛。接着,“负书事远游,书田刈获早”表达了主人公为了学业或仕途而远离家乡,勤奋耕耘的形象。

“归来衣有尘,阿母亲为扫”写游子归家后,母亲细心打扫尘土,流露出亲情的温暖。然而,“一昨羁薄宦,乃古夜郎道”又揭示了诗人身处偏远之地,仕途艰难的境况。“菽水缺常供,音问亦窅窅”进一步强调了家庭生活的困苦和与亲人间的音信不通。

“传闻阿母悲,倚闾忘昏晓”通过母亲的深深忧虑和日夜期盼,强化了游子的愧疚之情。孩子“弱息汲井回,孤孙索饭恼”以及家中众多嗷嗷待哺的孩子,更显家庭的艰辛。最后,“嗟哉行役人,投笔太草草”以感叹收尾,表达了诗人对匆匆离去、未能尽孝的自责。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细腻的家庭场景和游子的内心独白,展现了清代士人的家国情怀和人生感慨。

收录诗词(9)

吴森(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谢广济篆咏怀(其三)

量移来梅川,乃与浔阳邻。

浔阳故乡郡,嘉会难重陈。

白亭问烟月,萧萧愁煞人。

人亦无所忤,地亦无所恋。

乡书拜使者,拜罢泪如霰。

寄声谢高堂,莫问胡威绢。

形式: 古风

谢广济篆咏怀(其四)

皎皎菱花镜,镜破光故在。

芃芃幽谷兰,兰谢香不改。

我无烈士肠,浮名壮已悔。

野田非丰收,茅檐愧相绐。

倦翮思茂树,枯肆忆大海。

谅乏济时略,毋使猿鹤待。

形式: 古风 押[贿]韵

九日登紫阳山顶

秋光瞩明远,翘彼紫阳山。

紫阳绝攀跻,巘崿云汉间。

威夷蹯曲径,诘侧桧柏环。

扪萝傍其隩,轮转随之湾。

迢递高峰上,前后相推扳。

仰瞻天尺五,平看鸟飞还。

孤云浮禹阁,远霭郁仙关。

下观乔木杪,商飙开芳颜。

六川逶迤到,双虹扬回澜。

倒影浸城雉,万户一丸圜。

登临寄所思,而得开心顽。

总计浮生内,能知几日闲。

婆娑嗟日暮,归途兴未删。

形式: 古风

送程丹谷北上

放怀山月几晨昏,同席云岩旧里门。

入世风霜吾辈甚,论交天地布衣存。

心期五载原无尽,话到千秋只自扪。

君去江南谁白雪,绿芜丹苇暗消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