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张萱所作的《送韩伯声令宣化(其五)》。诗中以送别为主题,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对其前程的美好祝愿。
首句“怅别神仙令”,诗人以“怅别”二字开篇,直接点出了离别的哀愁与不舍,仿佛在说与友人分别如同与神仙相别,充满了难以言表的遗憾。接着,“深惭肺腑盟”一句,诗人自责于未能履行内心的誓言与承诺,这种自省与内疚之情,更加深了离别的伤感。
“河桥将进酒,津树远含情。”这两句描绘了送别场景中的细节,河桥边饮酒话别,津渡旁的树木似乎也带着离别的深情。通过自然景物的拟人化描写,增强了离别氛围的感染力,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那份淡淡的忧伤与不舍。
“好月临晴水,飞花拂去旌。”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景象。晴朗的水面映照着明亮的月亮,飞舞的花瓣轻轻拂过行人的旗帜。月光、流水、飞花,这些意象共同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凄美的画面,既是对友人离去的惋惜,也是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最后,“应怜江上客,岁晏蹇无成。”诗人预见到友人未来可能面临的困难与挑战,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的担忧与祝福。在这句中,“江上客”既指友人,也暗喻自己,流露出一种同舟共济、相互扶持的情感。同时,“岁晏蹇无成”则寄寓了对友人未来事业或人生道路的期许,希望他能够克服困难,最终有所成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送别场景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与友人间深厚的友情以及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感染力的送别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