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纱(其四)

消息愁中又病中。曲屏近底拟相逢。

衔书青鸟若为通。

人在西厢羞不起,船如南漕惯回空。

寇家烛泪为谁浓。

形式: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期至近代初期诗人樊增祥所作的《浣溪纱》系列中的第四首。从诗句内容来看,诗人身处愁病之中,期待着与远方的人通过某种方式沟通,但似乎困难重重。"曲屏近底拟相逢"描绘了诗人想象在曲折的屏风后或许能与对方不期而遇,然而"衔书青鸟若为通"则借用了神话中的青鸟传信的意象,暗示通信的艰难。

接下来的两句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情感:"人在西厢羞不起,船如南漕惯回空。"这里的"西厢"可能暗指诗人与对方分离的场景,他感到羞涩而无法启齿,反映出内心的矛盾和犹豫。"船如南漕惯回空"则以船只比喻自己的心情,暗示了频繁的期待落空,如同南来北往的漕运船只常常空载而归。

最后,诗人以"寇家烛泪为谁浓"收尾,"寇家"可能象征着战乱或忧患,"烛泪"则寓言了诗人内心的哀愁,烛火摇曳,泪水浓郁,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之人的深深思念和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深沉,通过细腻的描绘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身处困境中的愁苦和期待,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挂念。

收录诗词(722)

樊增祥(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临江仙.除夕写怀

百里起家前令尹,奉天曾掌丝纶。

东归不扈属车尘。音声树底,管领汉西京。

头白不关忧患事,积劳须鬓犹青。

明朝五十七年人。看桑成海,重咏太平春。

形式:

尉迟杯.正月十六夜,月色佳甚,坐鲽舫中,倚此寄一二故人

灯珠转。又宝月、冷浸深深院。

莲催玉漏三终,蟾啮金扉双扇。

吴郎倚桂,刚看到、头番玉容满。

忆年时、殿压金鳌,一双青凤扶辇。

今宵寂寞行宫,料天上琼楼,玉宇寒浅。

碧海青天愁何限,曾几见、眉山翠展。

明烛底、相红荔白,莫悄入、唐宫拾粉箭。

想姮娥、玉帔归时,广寒依旧弦管。

形式:

三部乐.正月十七夜放灯

腰鼓轰雷,看软舞柘枝,紧吹桐角。

紫薇厅里,艳发红莲千萼。

选三五、玉貌童男,试山香帽样,彩缕金错。

单于小队,一一轻躯如鹤。

连呼瓦盆注酒,教青狮痛饮,锦球腾跃。

尽伊画廊月上,绮筵花落。

似临淮、赏灯朔漠,朱焰结、郁金孔雀。

莱国烛泪,防诘旦、传满关洛。

形式:

尉迟杯.用前韵咏水仙

春光转。又雪后、草绿闲庭院。

罗帷花结连心,钿盒金明一扇。

甄妃独步,还暗惜、香尘袜罗满。

话雀台、旧事如烟,夜寒犹梦铜辇。

妆台乍试铢衣,凭商略檀痕,粉晕深浅。

锦帐薰垆温存久,燕九近、芳心始展。

重帘下、瑶姬暗数,比昨夜、花添四五箭。

把冰姿、貌入吴缣,自怜非赵非管。

形式: